关注高新人才,别只盯着高薪
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2020-08-05 22:00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张霁和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其中,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张霁拿到了项目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张霁出生于1993年,是个标准的“90后”,这样一个青年同200万年薪联系到一起,令网友在羡慕之余,也无不点赞。

不过,就像网友说的,“不要只看到他赚到多少钱,更应该看看他的努力和付出值多少钱”。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意在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吸引顶尖人才,相应的选拔标准自然严苛:在主管面试、总裁面试等7轮左右的筛选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表现不佳都可能被淘汰。张霁是老师与同学眼中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在业内已经具备不小的名气。说是“天才少年”,其实是青年才俊,能在多轮面试中脱颖而出,显然具备超群的实力。

令公众赞赏的,不止他的才华,还有他对待事业的态度;不止他的知识储备,还有他的眼光和见识。刚毕业就已年薪201万,拥有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张霁能够泰然处之。在接受采访时,他坦言曾有企业给他开出300万甚至更高的年薪,之所以选择华为,是因为研究方向和华为比较匹配,“最近华为在国外受到一些所谓‘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所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可能,咱就尽力帮助华为渡过一些难关。”

作为一名应聘者,如果眼里只有金钱二字,那大可以选择开出300万年薪的企业。走进华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尽力帮中国企业共渡难关,这份选择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比他身上那些学霸的光环、不凡的实力,更加难能可贵。用所学攻坚克难,用知识回报社会,以才华报效国家,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配得上“天才少年”的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已入选“天才少年”计划并拿到最高一档201万元年薪的,除了张霁,还有其他三人;女博士姚婷则以年薪156万入职华为。足以证明华为公司挥出如此大手笔,并非为博眼球或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体现了公司求贤若渴的姿态。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国企业愈加清醒地认识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何等重要;而聚拢一流创新人才,就是关键技术突破创新的底气,是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后劲儿。以高薪延揽杰出人才,是对人才的应有尊重,也体现了企业的长远眼光。这些顶级薪酬的招揽案例,也给国内其他企业提供了效仿的样本。只有不断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动态挖掘高新技术人才,才能保障企业屹立不倒、长盛不衰。

人才不仅是企业乘风破浪的源动力,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核心竞争力。201万元年薪实属高薪,但用在高精尖人才的招揽上,可谓物尽其用;“天才少年”迈入职业沙场,更要不负重托,人尽其才。眼中不只有薪酬数字的顶级人才,才配得上顶级薪酬的光环;为实现家国梦想奋勇前进,施展才华,才能真正有为。


编辑:殷呈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