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积水路背后的协同课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2020-07-14 18:14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北京入汛多日,个别道路积水问题备受关注。有居民反映,一些地处两区交界的道路,往往因一场小雨就变身“河塘”。如金桥东街就是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积水路段东西两向都有修缮的迹象,唯独中间这截没人管。打电话向相关部门反映,接线员一句“您说的这是哪个区的问题”就让居民犯了难。

这条跨界积水路,到底归谁管?跨界积水路无人问津,暴露出城市治理中“边界变盲区”的尴尬。类似问题之前其实相当普遍:路这边绿化改造了,路那边仍光秃秃;路这边城管出动了,无照游商就跑对面去,遇到那边执法再折回来。这些现象都提醒我们看不见的边界线背后有着看得见的大问题。近些年,随着精细化治理不断深入,许多“跨界方案”得以实施,如签订联动执法合作协议,消除执法盲点;实施街道边界共治方案,明确齐抓共管等等,很多饱受诟病的边界问题得以解决。但一场大雨、一阵狂风过去,我们会发现积弊并未彻底清除,隐秘的角落依然留存。

作为北京城市治理的主要方法论,精细化的一大要义在于厘清权责。将辖区划分为网格单元,对应着权责主体,一旦出现问题,“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以此为基础,这些年北京“任命”了一众路长、街长、巷长,不断缩小和丰富治理单元,实现相关工作的衔接联通,这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但也要看到,现实情况往往是更加复杂的,很多问题并不会像豆腐块一般正好落入网格,“不知道是谁的孩子”谁来抱走?特别是当城市精细化治理走到今天,易治好管的问题基本已处置完毕,剩下的多是跨越诸多事权线条的硬骨头。比如产权复杂的老旧小区,不同性质权属的房产如何统一整修改造?新老住户怎样凝聚共识?解决这里头的问题要牵涉多个部门,甚至现有的治理架构都难以化解矛盾。这个意义上,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展“精治”的内涵与外延。

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理也必须汇聚协同之力。“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传统治理方式能够快速统合治理力量,但着眼现实,我们有必要探索出更好的协同治理机制。近两年,北京推动“街巷吹哨,部门报到”,鼓励基层召集相关部门坐下来共同求解问题,收效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待一些硬骨头,还需要进一步“机制升维”,建立更高层级的机制统筹资源、解决问题。跨界积水路等的出现,就是一个信号,碰到类似问题,治理者得向前一步,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溯源确权上,而是用于齐心协力想办法、出实招。说到底,千难万难,有了责任担当就不难。事权分界线客观存在,但应无形于治理者的心中。

这些年,办事窗口“首接负责制”的概念走红,传达出一个清晰理念:政府部门以为民办事为天职,中间的曲折不是跟老百姓叫屈的理由,能否解决问题才是工作评价的根本指标。对于北京而言,市情复杂、人口众多,治理矛盾叠加,所有管理方式的调整增补,都注定无法一劳永逸。将结果导向的理念融入治理各环节中,跨界盲区就会越来越少,老百姓的获得感也能不断夯实,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成色势必更足。


编辑:张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