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善用底线思维,才能有备无患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0-04-10 10:56


锐评

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7时许,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接近160万,死亡病例逼近10万;当地时间4月9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代表团通报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的病毒传播使卫生系统不堪重负,破坏了全球经济,并导致了社会混乱,估计新冠肺炎的致死率是流感的10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对于已经基本阻断本土疫情传播的中国来说,如何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已成当务之急。为此中央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是疫情防控得出的宝贵经验,无疑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二法宝。

病毒在全球肆虐蔓延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也许超出很多人的意料。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疫情已经波及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疫情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各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主要预测机构纷纷下调2020年增长预期,表示全球经济2020年可能会出现负增长,衰退程度可能超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无论是国际疫情形势还是世界经济形势,其严峻程度不言而喻。就在中国解除武汉封城、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公众生活日益回归正轨的关口,来自境外疫情输入的冲击却不断加剧,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与内防反弹一起,成为事关巩固和扩大抗疫成果必须打好的新战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更为严峻的,是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政客并没有把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也无视其在稳定世界经济上所应肩负的国际责任,疫情控制不力、经济发展乏力,丝毫看不到短期内出现决定性转折的迹象。

应对外部变化,关键看内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更不可偏废。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不可控因素增多,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坚持底线思维,就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也正是坚持底线思维,北京保持一级响应机制防控疫情,国务院建议影院等密闭式娱乐场所暂不开业,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两个多月的战疫已经证明,中国人民具有同心同德、步调一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备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精气神和战斗力,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坚持底线思维,打有准备之战,必定踏平坎坷成大道。

图据新华社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