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贝后人获赠药看“中国式援助”:投桃报李、重情重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鲍南

2020-04-02 18:01


锐评

“中国式援助”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核?一则跨越82年的故事或许就是答案。

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的南京,一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82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国肆虐,他的孙子同时也是医生的托马斯·拉贝向中国求援,需要药品拯救自己、家人和他的患者。接到求援后,工信部立即联系到一家浙江的医药企业,而很快,这家企业的免费赠药就通过国际航班送到了拉贝手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人历来讲求知恩图报,更何况拉贝先生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曾以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畏义举挽救过如此多中国人的生命。事实上,中国人对待老朋友,从来都是友谊地久天长。对于尼克松、基辛格、田中角荣这些为中美、中日关系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人,即便在他们远离政坛后,我们依然给予他们崇高的礼遇;对于曾经将我们抬进联合国的非洲兄弟,我们始终一心一意地帮助他们进行国家建设。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中国的对外援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天下一家”的姿态,“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些要素汇聚起来的互助之爱,构成了“中国式援助”的原始动力。但这一点,不少西方政客与媒体或是不能理解,或是不愿理解。资本主义利益交换社会的长期熏染与抗疫不力急需“甩锅”的心态结合在一起,让一些别有用心者不约而同地在国际舆论场上诋毁起中国的援助。一会儿说中国在借“疫”扩大影响力,一会儿炒作中国援助的物资有质量问题,一会儿自夸自己才是援助最多的那个,仿佛他们是在进行一场拳击赛,急切地要在自己的任内获得最多的“点数”,并巴不得其他人统统倒下。

世人交友,有的为谋求利益牵手,有的则因志同道合相聚,而我们都知道,后者的友谊远远比前者要牢固得多。回顾新中国的外交之路,我们之所以能从西方的封锁中突围,并团结起一大批“铁杆”“铁板”朋友,靠的正是长期而有效的承诺与坚持。今天,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在全球治理中担当的角色更加重要、发挥的作用更加关键。对于新冠疫情这样的人类危机,中国对外进行援助、履行大国担当更是自然。


不管蝲蝲蛄如何叫唤,某些人的“有色眼镜”如何坚硬,来自中国满怀善意的援助将不断前往需要它的地方,为人类早日战胜新冠疫情献出力量。


编辑:张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