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降温、疫情双考验,供热锅炉房如何为市民守护温暖?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毅

2022-11-23 10:50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新闻调查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小雪至,天渐寒。

昨日16时20分,我们迎来了小雪节气。本周六,冷空气将让京城气温进入“跌跌不休”的下降路径。在这个最需要温暖的时候,记者走近供热前线,看到司炉工们正借助越来越智能的设备,为那些响应倡议两点一线生活、居家办公、学习的市民,送去持久稳定的热力。

升级

新供热系统 电耗降一半

太极小区的东北角,是北京热能鸿业设在小区的供热中心。扫健康码,走进这栋建筑,能听见正在运转的锅炉,传来低沉的嗡嗡声,但这并不妨碍记者与工作人员正常交流。大约十年前,记者也曾到一处供热项目采访。当时的感受是噪音非常明显,相互之间说话必须扯着嗓子高喊。

疫情之下,又迎冷空气,供暖前线的工作人员压力不小。但跟以往相比,现在的锅炉房显得有序而高效。往锅炉房深处走,看到一个带有落地玻璃窗的操作间,这就是郭嘉隆和运行班长范小龙经常值守的地方。两个年轻的司炉工,和原先戴着手套、一身煤灰的老司炉工相比,更像是坐办公室的技术人员。

这一切的转变源自2020年夏天的那次彻底改造。和北京很多老旧小区一样,太极小区有几栋楼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的供热锅炉是烧煤的,锅炉房附近高楼所在的位置,据说原先就是巨大的煤堆。在很长一段时期,每当拉煤车进小区,就会因一路颠簸,遗撒许多煤灰,居民难免有所怨言,有时候夜里运煤又容易噪音扰民。北京的供暖季,也时常遭遇大风。一刮风,锅炉房上空是烟囱排放的浓烟,地面是随风游走的煤灰,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太极小区供热锅炉改造,终于从烧煤变成了烧天然气的蒸汽锅炉。2020年夏天,为了响应国家和北京市的号召,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太极小区又将使用了十多年的蒸汽锅炉换成了热水锅炉。

热能鸿业的技术总工张尹告诉记者:“传统的蒸汽锅炉,是一次系统先把水加热到100℃以上变成蒸汽,一次系统通过汽水换热设备把二次系统热媒介质水换热到供暖需求温度,再输送到居民家中。缺点是能耗高、安全要求也高。热水锅炉,直接就是水水换热,一次系统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把二次系统热媒介质水换热到供暖需求温度,输送到居民家。锅炉温度不用升到那么高,能做到控制温度、按需供热。”新锅炉的节能设备,比如烟气余热回收,又进一步节约了能耗。

通过改造,太极小区每平方米供热面积的燃气消耗量,能比原来节约2立方米。整个小区供热的用电量更是被压缩到原先的一半左右。除了实现低能耗还有低氮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已经由80毫克/立方米降到30毫克/立方米以下。

变化

经验+智能 温暖更精准

夏天完成改造,是供热行业常说的“冬病夏治”。尤其对老旧小区来说,冬季供热问题集中出现,夏季,正是改造的好时机。这次改造,克服了疫情的影响,把太极小区的供热“心脏”完全换新。而小区的供热“血管”,在近40年的运行中,难免会产生“堵塞”。张尹说,小区的供热“动脉”——主管线,已经逐步更新。毛细血管——楼内管道,除了等待进一步更新,就要靠供热单位平时细心的维护和检修了。

维护和检修,以前是靠经验,现在则有全套智能化设备帮忙。操作间里,郭嘉隆面前有两台电脑,他平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这两台电脑,监控整个小区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

站在他身后的运行班长范小龙,指着两台电脑介绍:“一台是视频监控,可以看到锅炉房各个角落的实时画面。另一台则是可视化的数据监测,可以监控各台锅炉和小区里各个区域的供热运转情况。”

郭嘉隆(右)和范小龙在操作间内通过电脑监控供暖情况 

40.1℃是其中一个区域的回水温度,578.9m³/h(立方米/小时)则表示一个区域的热水流量。在智能化设备的帮助下,郭嘉隆和范小龙就足以应对整个锅炉房的工作。其实他们锅炉房一共才4个人,轮班制,每班俩人。而以前,这个锅炉房需要16个人。

范小龙比郭嘉隆参加工作时间更长,他经历过蒸汽锅炉的时代,那时候,自然也没有智能化设备。

“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巡检,锅炉房里点位多。哪儿出了点问题,哪儿不够热,靠经验、靠手摸,觉得温度不够了,就再加把火。”现在,直观的数据和长期的经验积累,让供热状态更清晰可见。今年供暖季刚开始那几天,有一户居民家里一串暖气不热。排除疑点时,先是查看数据,然后再进行经验分析。范小龙对楼内管线了如指掌,经排查得知,是因为楼上居民家管道堵塞。疏通之后,整个楼的热力供应都顺畅了很多。

太极小区供热项目经理詹琦介绍,老楼的供热管道是上供下回,不是分户供暖,所以高层和低层会存在温差。有时候高层已经25℃了,低层才20℃。供热单位需要在不增加能耗、不增加排放的前提下,让每个居民都满意和理解,这需要更为细致的工作。“现在我们基本上是做到‘未诉先办’,结合大数据,定期入户测温,管道巡检。把问题发现在前头。保证大家在疫情常态化之下,能有一个舒适的居家环境。”

项目经理詹琦(右)、班长范小龙(左)、技术总工张尹(中)巡查锅炉房 

传承

以前体力活 现在技能活

居家办公、学习的居民们,对供热满意,司炉工的工作就要轻松一些。范小龙让郭嘉隆留在操作间继续监控,自己去锅炉房进行日常巡检。在锅炉之间,按照既定的路线,走走停停,查查压力表,看看炉内火苗。不再像老司炉工那样,需要不停地走动,爬上爬下。

范小龙29岁,是湖北荆门人,在老家没见过暖气。但他很小就跟着父母来北方生活,学习了供热技术。经过进一步培训,又掌握了智能化设备的操作。“以前老锅炉的时候,感觉整个地都是震动着的。现在,在操作间里,已经跟坐办公室差不多了。”

范小龙把家安在了北京,郭嘉隆比他小1岁,还单着身,是河北人。

郭嘉隆坐在操作间内,紧盯电脑屏幕,“这儿必须始终有人盯着”。他出生在张家口市赤城县,那里是著名的司炉工之乡,北京所有供热单位的司炉工,赤城人占比最大。热能鸿业的董事长侯志敏,也是赤城人。作为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很多来自赤城的农民,在冬季农闲的时候,到北京来烧锅炉。供暖季结束后,又回赤城去种田,形成特殊的“季节工”,能吃苦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我爸以前就是干这个的,他那时候还烧煤呢。”一问才知道,郭嘉隆是二代司炉工。他说,小时候每年过年,爸爸都在北京烧锅炉,没法陪他。“我跟妈妈到北京看过我爸,就住在项目上。”那是差不多20年前,郭嘉隆已经记不清太多细节,他只记得那时候没有高速,要坐四五个小时的长途车。到了北京,爸爸也没时间陪他玩。“噪音很大,晚上睡不着觉。他每天晚上还要起床,添好几回煤。”

因为司炉工太苦,当初郭嘉隆在赤城要学习司炉技术的时候,爸爸还表示过反对。但是学习之后,一家人都发现现在的工作环境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我把现在操作间的照片发给爸妈看,他俩都挺满意。”

儿子和爸爸同样是司炉工,工作与以前大相径庭。当时和现在,同样的赤城,已经脱贫摘帽,还在今年初为冬奥保障助上了一臂之力。

供暖季加上疫情,郭嘉隆选择坚守岗位,为北京市民温暖过冬尽绵薄之力。到了夏季,他主要从事供暖管道的检修改造工作。到那时候,会有周末休息的时间,他可以回家看望父母。从天通苑北的长途车站,坐上开往张家口的大巴,一路高速,三个小时就到家。“闲下来,会跟爸爸聊聊现在的供热技术,我觉得,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