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两广路为“他”拐了个弯,至今已开放20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于丽爽 白继开 谷多

2021-12-01 14:28 语音播报


热点

11月30日,对纪清远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20年前的这一天,纪晓岚故居正式对社会开放。作为纪晓岚七世孙,纪清远感到无比安慰,因为这其中有他的努力。

20年前纪晓岚故居正式对社会开放时,大堂里只悬挂着启功先生书写的“阅微草堂旧址”,如今在屏风上增加了纪清远先生的绘画作品《纪文达公像》。

“2000年的一天,我偶然听说两广路要拓宽。找晋阳饭庄的人一问,是真的,说要往北拆20米,那这个宅子就不剩什么了。”站在车水马龙的纪晓岚故居前,纪清远讲述了21年前的往事。

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谥号“文达”。纪晓岚故居位于如今的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纪晓岚曾在这里先后住了62年,完成了传世之作《四库全书》的审定工作,并主持撰写学术专著《四库全书总目》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纪清远收集整理的名人书写的纪氏家规家训也在故居展示。

纪晓岚寓所的堂号名称为“阅微草堂”,他的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也由此而来。鲁迅称赞这部小说集“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

“故居不能拆,不仅是因为我是纪氏后人,这所宅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纪清远说。情况紧急,纪清远直接给市政府写信,还请罗哲文、季羡林、霍达等近十位专家学者一起签名。市政府很快明确:此处文物需要妥善保护,道路不必求直,能让则让。

相关部门重新规划设计方案,两广路因此向南拐了一个大弯,还同时保住了纪宅西边的京华印书局旧址、纪宅东边的德寿堂旧址和珠市口附近的基督教堂。

纪清远先生的一封信,不单保住了纪晓岚故居,同时还保住了附近的京华印书局旧址、德寿堂旧址和珠市口附近的基督教堂。

此后,纪晓岚故居里的晋阳饭庄腾出部分宅院建立故居纪念馆,2001年11月30日向社会开放。

2002年11月30日,纪晓岚故居正式对社会开放。

如今的阅微草堂只保留下当初很小的一部分。对此,纪清远先生很是遗憾。

保住一座历史遗存远远不够,在纪清远看来,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文化内涵,传承先祖的文化精神。2015年,受中纪委网站邀请,纪清远开始整理纪氏家规家训。在河北省文物中心他亲眼见到了纪晓岚留下来的小物件,每个上面都镌刻有短小而又寓意深刻的铭文。如尺子上写着“守正规直”;小锯子上写着“纤齿棱棱,犀利自矜,然盘根错节,非汝所胜,当知有能有不能”;小刀上写着“当断则断,以齐不齐,利器在手,孰得而参差”。

平日里,纪清远先生与夫人卢平女士一同创作,用心、用情、用功传承纪氏文脉的求索之路。

在文献里,纪清远发现了一段写在掸子上的铭文特别有趣:“帚有秃时,尘无尽期,然一日在手,则当一日拂之”。“鸡毛掸子有秃的时候,但灰尘永不会消失,所以掸子一日在手,就要勤于打扫一天。一个日常用品,就能引申出这么深刻的哲理,多接地气儿。”纪清远说。

在纪清远先生看来,保住一座历史遗存不被拆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文化内涵,传承先祖的文化精神。

收集整理纪氏铭文、家规家训,更好地进行诠释,是纪清远如今在做的工作。

收集整理纪氏家规家训,更好地进行诠释,是如今纪清远在做的工作。今年,同在北京画院工作的纪清远和夫人卢平还携女儿、女婿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纪氏文心艺术传家”画展,用130余幅作品展现一个艺术之家用心、用情、用功传承纪氏文脉的求索之路。

纪晓岚故居同时也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这里曾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