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秋收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航 通讯员 宋星光

2021-09-21 20:50 语音播报


热点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秋前夜,千古经典描绘的不是悲欢离合,而是又一个圆满带来的喜悦难眠。

9月20日,距离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刚刚过去114天,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起航,赶在节前为我国空间站组合体送来第二批物资。

3天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返回当天,正在大家为航天员的胜利归来欢呼庆贺的时候,空间站组合体就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操控下完成了调相控制,做好了“收货”准备。作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天舟三号任务总师,邹雪梅无暇享受神舟十二号任务成功的喜悦,人船一返回,她就赶紧坐到了工位上,天舟三号任务的合练几乎无缝衔接。

经历过最后一次合练,一切都已就绪。9月20日,是天舟三号发射日子,邹雪梅取下了右臂上神舟十二号任务的臂章,换上了印着“天舟三号飞行任务”的臂章,任务节奏紧凑,让她差点就忘记了及时更换。12点她就已经就位,等待着三个小时后的点火时刻到来。

9月20日15时20分,船箭分离,2分钟后,帆板解锁,在各个点号密集的汇报后,天舟三号任务北京总调度温旭峰的声音在飞控大厅里响起,“各号注意,我是北京,根据北京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太阳帆板展开正常,后续工作按正常计划实施。”

后续计划正常实施,也就意味着,15时31分,快速交会对接正常开始实施。飞控大屏幕上天舟三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的星下点轨迹在同一个轨道线上,尽管在地图上看起来已经非常接近,但是两者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距离,但按比例计算后就能发现,到16时04分快速交会对接第一次变轨时,天舟与天和的距离还有1397公里,一切如果按计划推进,6个小时后,两者之间的距离就会降到0。

16时49分,第二次变轨开始,像这样的变轨天舟三号还要经历4次,共计6次才能让它成功追上核心舱,并将来自家乡的物资交付到位。

作为空间站任务中的第二个货运飞船,天舟三号无论从发射还是交会对接来看,都已经比较成熟了。该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在天舟二号和神舟十二号任务中都有应用,方案在任务准期间就已经多次完善优化,所以对接开始后,现场操作的人员的状态显得冷静有序。

透过监视屏上天舟舱内相机a,可以看到天舟三号内部场景,各种物资打包好摆放在舱内,冷冰冰的灰白色空间里一只红色的牛娃娃格外醒目,它和此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床铺旁挂的那只一样,虽然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带着独特的温暖。

这种对比就像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航天人还坚守在任务现场,为建设我国的太空家园而奋战一样,令人感动又安心。在任务中过节大家都习以为常,让人不禁联想到11年前的国庆当天,嫦娥二号顺利飞天;2019年的元旦假期,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今年春节前夕,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捕获;5个月前的劳动节,天和核心舱率先起航,打响空间建站的头阵……中国航天在一个个欢庆的节日里,用成功为全国人民送去最好的祝福。

随着时间推移,大屏幕上的飞控计划一个个按着时间节点完成,轨道线上天舟三号与组合体的距离越来越近,19时07分,第六次自主变轨开始,25分钟后,天舟三号转寻的控制,意味着天舟三号与天和组合体已经在同一个轨道面上步步接近了,5km,400m,200m,19m,接近,停泊,再接近,再停泊,两个国之重器在300多公里外的宇宙中跳出了浪漫的舞步。

终于,“天舟三号转最后平移靠拢”声音响起,十字靶向在屏幕上越来越大,就像靶心吸引射击选手一样吸引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对上了!”22时08分,前向天舟二号,后向天舟三号的一字型组合体的三维模拟图像呈现在大家面前,快速交会对接圆满完成。

邹雪梅摸了摸右臂上天舟三号任务臂章,满月一样圆圆的眼睛笑成了一汪弯月。在中秋节前为空间站顺利送去“秋收”的物资,是她给自己的节日礼物,也是给祖国最好的祝福。

满满的太空家园,无眠的中秋之夜,天上地下演绎的正是那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