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教培机构纷纷转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2021-08-24 11:54 语音播报


热点

上周,《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发布。其中,多项举措瞄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明确提出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学科类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等多项要求。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系列组合拳,无疑给近年来一直走在快车道上的机构按下减速键。

开学在即,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培训机构该何去何从?

政府帮助教培行业人员转型

东五环外,长楹天街购物中心周边,XX中小学辅导中心、XX一对一个性化学习中心、XX学堂……各类学科类培训机构比邻而居。往年暑假,这些机构门口停满了接送孩子的车辆,热闹非凡。而如今,紧闭的大门、转租的广告,让繁华的商业区都显得冷清了不少。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表示,自8月7日起,学科类培训机构严格执行中央和市委要求,暑期不再开课。这给不少培训机构踩了刹车。比如,老牌教育机构巨人教育日前发布《致全体员工的一封函》,提到近期面临着新冠疫情、合规治理和业务转型等多方面的压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许多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长时间无法复课,而房租、教师工资、学员退费等负担较重。有些校外培训机构虽然得到了教育部门的批准可以复课,但也或多或少出现了招生困难。

为帮助培训机构应对困难局面,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特意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房租有关问题的行业意见书”。表示,经过多方评估后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对原先承租的办学场所紧急退租不构成违约,出租方不应收取违约金。同时呼吁,相关利益方从支持国家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体谅校外培训机构所遇到的特殊困难出发,对有关校外培训机构退租等问题给予理解和支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帮助教培行业人员转型,专门启动了“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目前,人力资源市场可提供的岗位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人才转岗转业需求。作为校外培训机构大区,海淀区日前启动了教培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海淀区教委组织该区近70家各类型幼儿园提供400余个岗位,助力教培行业人员“转型”。

培训机构扎堆转做“素质”培训

记者注意到,将业务内容向非学科类拓展成为不少机构的转型选择。

作为“双减”背景下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新东方北京学校成立了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文化馆、人文发展研究所、语商素养沉浸馆、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块,瞄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发展的要求,将在素质教育、家庭教育领域推出课程,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上个月,好未来旗下的“励步英语”更名为“励步”。业内人士分析,去“英语”的做法或是出于摆脱学科类校外培训标签的考虑。近日,励步又宣布品牌全面升级,将在全新的励步儿童成长中心推出戏剧、美育、益智、口才、读物五大素质教育产品。掌门教育首席执行官张翼在对其公司裁员的消息进行回应时也提到,公司将加大素质教育团队的投入,寻求更多素质教育方面人才加入。同样在向素质教育版图拓展的还有学大教育、瑞思教育等。

北京“双减”意见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为此,相关涉及方也在谋划转型。VIPKID就表示,8月7日起,不再售卖涉境外外教的新课包;8月9日起,不再对老用户开放涉境外外教的课程续费。与此同时,该机构将推出“VIPKID成人课”“双语非遗文化素养课”“中教口语课”和“境内外教课”。

业务转型别忘思维转型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认为,对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而言,转做素质教育是最近的赛道。“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生源的同质性,也有专业的就近性。”不过,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会涉及相关的学科内容,对此,相关政策应进行明晰界定。此外,校外培训机构还可以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活力以及市场的开拓能力,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科技开发、教育资源服务等方向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避免机构一窝蜂地转向某一领域,重现学科培训领域中的乱象。在经营模式上,经营者也要从纯粹的市场思维走向法治思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曲一帆也撰文指出,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可向助力校内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几个方向发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最重要的“转型”并非业务转型,而是思维转型。“双减”给所有校外培训机构传递的明确信息是:对待教育培训,不能再想着做大生意,而是要回归做教育,要以公益的心态进行教育培训。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