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 | 用抚恤金捐建“爱心书屋”,她说:“多讲奉献不讲索取,才是共产党员”
北京日报 | 记者 孙颖

2021-06-26 06:48 语音播报


热点

寄语

希望每名党员都能做一盏灯,越点越旺,明亮到底,把爱党敬党兴党融入血脉之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为实现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董桂珍

“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6月18日上午,今年82岁,党龄45年的老党员董桂珍,站在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前,与丰台区200多名新党员分享初心,她说,多讲奉献不讲索取,才是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样子。

由于罹患癌症化疗,董桂珍右胳膊明显比左胳膊肿了一大圈。虽然身体不适,但一听说要和年轻党员分享入党初心,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39年出生的董桂珍,说自己是个苦孩子。5岁时,父母先后因病离世,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她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15岁时参加工作,当过小学老师、工厂教员、国企政工干部、工会主席,每一次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和帮助。“是党让我这样的穷孩子过上了好日子,党和老百姓就是我的恩人。”董桂珍说。

1976年4月,董桂珍入党,将“听党话跟党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刻进心中。

董桂珍一家4代共产党员,她的公公1922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婆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老伴儿13岁参加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戎马一生,儿子儿媳妇还有孙子也都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基因在董桂珍家代代相传。他们一家四代还曾经接力37年照顾一位老党员。“那是一位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24岁那年爱人被敌人杀害,从那以后她一直没有再婚也没有儿女,我们一家一直在照顾着她,尤其是在她老了以后行动不便时,更是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照顾。”董桂珍说。

1993年董桂珍的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她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退休以后不离党、退休以后不离岗、退休以后不变色。在社区的支持下,董桂珍从2007年开始给社区党员讲党课,这一讲就是14年,罹患癌症也没有让她停下脚步,企业、军营、大学校园的党课讲台上,也有她的身影。为了紧跟时代,她经常去听专家学者讲党课,回来再查阅资料、备课,然后结合自己和家人亲历的事情分享自己的感悟。

2015年,董桂珍的老伴儿李生秀去世,给董桂珍留下了沉甸甸的勋功章和45万元抚恤金,还有一句“留德不留财”的嘱托。如何实现老伴儿的遗愿呢?董桂珍召开了家庭会议,商讨后决定,将抚恤金全部作为爱心基金用来支持乡村教育。“当时我看到一篇报道,河北涞水县的下庄小学没有文体设施,没有课外书,甚至连一支彩笔都没有,孩子们课间就盘腿坐在泥地上,用捡来的石子下棋,我很心痛。”当时董桂珍已罹患癌症,但她还是坚持让儿子陪着她来到下庄村。回到北京后她捐出了第一笔爱心基金,为孩子们购置了图书,建起了第一个爱心书屋。

在董桂珍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董桂珍爱心志愿服务队”。5年来他们的团队为涞水县建立了5个爱心书屋,捐赠图书3万余册,文体设施近200套,学校教育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当收到孩子们用诗歌给她写的信时,董桂珍开心极了。

“凭自己的良心为社会做贡献,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兑现了对老伴儿的承诺,作为一名党员,我兑现了自己的誓言!”董桂珍说,她还要把党课讲下去,多尽一份责,多出一份力,多发一点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