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已闭店,去年的捐款今年还躺捐款箱!慈善超市怎么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叶晓彦 实习生 行淑静

2021-04-14 12:03 语音播报


热点

北京街头有这样一类店铺,标注着醒目的“慈善超市”字样,牌匾呈红黄相间统一格式,牌匾上还会标注“社会捐赠接收”字样。

2011年,本市第一家慈善超市开门营业。高峰时期共有慈善超市200多家,截至目前还有100多家仍在营业。慈善超市运行10年,出现了怎样的状况?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慈善超市有的已经关闭门店,有的暂停了接收捐赠的功能,有的则举步维艰,经营困难。记者从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获悉,慈善超市即将转型,未来将弱化超市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多公益服务。

【词条】

慈善超市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201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慈善超市创新建设的指导意见》,慈善超市是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的社会捐助为基础,借助超级市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助的公益慈善机构。

慈善超市应具备日常化接受捐赠站点功能、救助功能和社区应急服务保障功能。内部应设立社会捐助站,配备标准化捐款、捐物箱,由指定工作人员管理,手续完备;应为持有爱心卡、低保证及老年优待券的服务对象通过商品折扣实现卡和券的增值;在发生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时发挥救灾应急保障作用。

另外,根据所在地域环境及面积情况,慈善超市可增设超市售卖服务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商品服务。

【现状】

闭店普遍,首家慈善超市已关门一年多

近日,记者集中探访多家慈善超市,发现闭店现象较为普遍。位于西直门内大街235号的慈善超市西城区中心店,曾是北京首家慈善超市,于2011年正式开业。但现在,这里已经大门紧锁,没有营业的迹象。

记者曾经在2015年到访,当时这家超市处处彰显慈善细节,收银台前设有捐款箱,墙壁上张贴着捐物宣传;购买商品后,消费小票上会提醒消费者,消费金额的2%已作为善款捐出;超市里还设置了义卖区,将企业捐赠的衣物和经过消毒处理的居民捐赠衣物低价出售。同时,该慈善超市还承担随时接收、整理、储存居民物资捐赠,以及为低保居民发放粮油等物资救助等职能。

然而,6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到这家慈善超市,却发现大门紧锁,门上张贴了一张通知。通知上写着:慈善超市现已关闭,同时停止收捐,如有捐赠衣物请联系辖区附近社区居委会进行捐献。

“都关了一年多了。”这家慈善超市的旁边是西城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门口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2019年6月还有网友对这家慈善超市进行过评论,但之后就再没有更新。对于关店原因,这位工作人员并不清楚,家住附近的一位老者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家超市我进去过,货品不多,价格一般,我宁可坐公交去附近的大超市,我猜关门是因为不挣钱吧。”

在与这家慈善超市距离不远的东冠英胡同内,原本也有一家慈善超市,但记者走了两圈都没找到。询问胡同内一家小卖部店主才得知,早在一年前,这家慈善超市也已经关门。

在东城区东花市大街上,也曾有一家慈善超市,与周边店面有着相同的仿古建筑风格,但现在铁门紧锁,透过玻璃朝里望去,店内堆放着杂物,看上去已闲置多时。慈善超市旁有个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说这家超市早就不开了,好长时间都没人来过了。

朝阳区柏林爱乐小区附近有很多沿街商铺,大多生意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给大门上了锁的慈善超市。门内依稀可见空荡荡的货架。附近店铺工作人员表示,这家店铺自2019年就没再开门。商铺旁的活动区域有许多居民在散步和打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他们都表示从未去过慈善超市,甚至不清楚慈善超市的存在。

记者从此前网站上显示开业的69家慈善超市中,随机选择了13家进行电话采访,但只有4个号码能够打通,其他的都已经成为空号。

功能不足,去年的捐款今年还躺在捐款箱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还有一些慈善超市仍在正常营业,但慈善的功能并不突出,有的甚至已经暂停收捐功能。

在丰台区大红门桥北的南苑路东侧,有一家非常不起眼的慈善超市。门脸的一侧悬挂着“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点”的牌子,另一侧则挂着豆皮、豆腐、煎饼的招牌。

走进这家慈善超市,店内经营着饮料、零食、蔬菜、日用品等,要不是角落里放置的爱心衣物捐赠箱和捐款箱,以及几个标注着“爱心商品”的货架,实在看不出和普通小超市有何区别。

记者提出,将自家旧衣服送来放进捐赠箱,收银员连忙摆手:“现在不收了,疫情的原因,好久没人来收了,你看,捐款箱也好久没人来管了。”收银员指了指旁边的捐款箱,“去年有一对小夫妇来买东西,看见了捐款箱,投进去了100块钱,到现在了还没人来收。”

记者看到,捐款箱里,有张100元的钞票孤零零地“躺”着。收银员说,捐款箱有规范的管理流程,有专人负责管理钥匙,超市的人不能开箱。“只能等他们来收,但已经快一年了,一直没人来。”

除了普通的超市商品,这家慈善超市还经营面条、蔬菜等。“生意不好,工资都开得勉勉强强。”收银员说,附近客流很少,生意一直不好。超市原本只卖饮料、零食等小商品,为了扩展业务,采购了蔬菜、水果、面条等,但经常因为卖不出去赔钱。“我今天上午还扔了一大筐烂掉的菜。”收银员说,因为收入有限,无法再多请一名员工,只能她一个人盯着店铺,勉强经营。

在丰台区临泓路上的一家慈善超市,记者也以市民身份咨询了捐赠物资事宜,店主也同样表示目前因为疫情原因尚未恢复二手衣服捐赠。“以前收过,但是现在收不了了。”不过这家慈善超市的店主表示经营效果相对不错,因为她选择的商品大都是比较受周边居民欢迎的进口商品,价格也比同类超市略低。但对于收捐功能何时恢复,她并不清楚。

【马上就访】

慈善超市将转型,搭建“公益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获悉,自2011年第一家慈善超市开门营业以来,高峰时期,本市共有慈善超市200多家,截至目前还有100多家仍在营业。“虽然当初慈善超市的设想很好,但由于多种原因,发展得并不好,问题也不少。”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慈善超市的确存在经营困难、捐赠业务停滞等问题。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最早的慈善超市由爱心家园演变而来。当时的爱心家园是为困难群体发放米面油等救助物资的场所,由政府运作,基层工作人员负责发放。为了增强爱心家园的“造血”功能,引入了超市这种社会化运作的方式,一方面方便社区百姓消费,一方面实现居民日常捐赠、传播慈善公益的功能。

然而,经过10年的探索,慈善超市在市场和公益之间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该负责人分析,首先在政策层面,慈善超市虽然是社会化运作,但公益属性较强,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撑,想造血却造不出,后劲儿不足,导致有些门店出现经营不善,甚至店主闭店跑路的情况。其次,慈善超市的选址也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场地合同到期被业主收回,有的因为疏整促等原因无法继续经营。还有就是疫情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慈善超市一般场地不大,品类不太齐全,本身就不具备竞争力,根本竞争不过大商超,自然无法造血存活。”

该负责人透露,面对慈善超市的现状,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已调研了一年多的时间,未来的慈善超市将进行转型,弱化超市功能,拓展慈善功能。“但弱化超市功能并不意味着退回到原来的爱心家园模式。”该负责人说,调研中发现,因为多种原因,社区居民与公益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未来,慈善超市将在这方面重点发力,在保持原有救助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和拓展慈善、志愿服务等功能,为社区居民搭建“公益最后一公里”。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