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傲霜代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让城市生活更温暖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叶晓彦 潘之望

2021-03-09 17:41 语音播报


热点

“城市中的每条坡道、每个楼梯扶手、每组无障碍升降梯,不仅能为残障伤病等行动不便人士带来出行便利,更为他们带来内心的温暖。”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致公党北京市委主委闫傲霜今年领衔向大会提交“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议案”,希望为残疾人融入社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无障碍设施,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温度”的体现。在无障碍设施背后,更是一个庞大的使用群体。数据显示,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还有2.54亿60岁以上老年人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环境是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迫切、最直接的现实需求。”闫傲霜调研发现,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虽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截至2019年底,全国仍有184万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没有无障碍改造,全国的村级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与残疾人、老年人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别有20%左右的出入口没有无障碍设施,65%左右没有无障碍厕所或厕位。“即使信息化社会人们天天接触的电视、网络视频平台,手语服务也还有很大缺口,公共场所无障碍服务也是如此。”

闫傲霜认为,法律责任的欠缺是导致无障碍环境建设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尽管现行法规设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义务众多,但尚缺乏完备的强制性监督措施,不利于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

闫傲霜认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不仅是残障伤病人士的迫切需求,也是整合现行法律相关规定依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总体上看,我国法律中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规定呈零散、碎片化状态,甚至部分专业领域的法律中还未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规定内容。”

因此,闫傲霜建议,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法律形式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保障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编辑:杨萌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