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与北京文化 | 商号老店 鳞次栉比
北京日报 | 作者 袁京

2021-02-14 08:14 语音播报


热点

20世纪20年代,鼓楼广场开辟的“民众市场”。

从永定门到钟鼓楼,贯穿紫禁城南北、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

在这条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上,北端是古都“前朝后市”的城市商业区;而分布于前门大街两侧的大栅栏、鲜鱼口等传统商业街,则是南中轴两侧的历史商业区。这里,商贾云集,历经百年,繁华如昨。

从景山万春亭向北眺望,可见一条笔直的街道由南至北直达巍然耸立的钟鼓楼下。这条车水马龙的街道是北中轴线的一部分,原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古老城门,最初叫北安门,是北京皇城的北门,清代改称地安门。从地安门至钟鼓楼下,是一条长达775米的古老街道,现称地安门外大街。其北段(鼓楼至万宁桥)元代叫十字街,明代称鼓楼下大街,清代称鼓楼大街;其南段(万宁桥至地安门)明代称皇墙下街,清代称地安门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平民街市,俗谚“东单西四鼓楼前”的鼓楼指的就是这里。

民国时期的大栅栏店铺林立,招幌纷飞。

过去鲜鱼口是一条仅次于大栅栏的热闹街巷,以鞋帽为主,聚集了众多老字号。

钟鼓楼是中轴线最北端的标志性建筑,它如同紫禁城身后两座巍峨的守护神。其始建于元代,按“前朝后市”之说,当时这里有帽子市、皮货市、鹅鸭市、珠子市、柴炭市、铁器市、米市、面市等。钟鼓楼前的市场曾被老北京称为“北城乐园”。明初因战乱,这里的商业一度萧条,后来随着城市报时的“暮鼓晨钟”之声,商业有所恢复。清代,一些达官贵人选中什刹海岸营建府邸,鼓楼地区更加繁荣起来,鼓楼前及烟袋斜街陆续出现了酒楼、饭庄、茶馆、钱庄等。民初,钟楼之下开设了电影院,加上街道两旁的金店、钱铺、票号、药行……旧京百业扎成了堆儿,初一、十五或者逢年过节,钟鼓楼前更是热闹异常,声势一点儿也不亚于庙会,售货摊、小吃担和击球游戏、杂耍艺术的人气圈子一个接一个地从钟鼓楼前直连到什刹海。

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如今的鼓楼大街依然古韵浓厚。修旧如旧,这条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商业街重现于世人面前。拿“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鼓楼东大街来说,全长1098米,宽23米——700多年前建成如此,改造完成亦如此。两侧古建筑受到保护,拆掉80处挤占便道的煤棚、厨房等临建违建,恢复古街样貌。这是北京第一条没有经过道路拓宽、没有经过大面积拆改,并基本恢复原格局的商业街。

民国时期的大栅栏,可见步瀛斋的招幌。

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1899年拍摄的前门大街车水马龙的景象。

走在鼓楼大街上,整条街灰色的基调,一如老北京的特色,沧桑厚重。仿照明清老商业街的建筑,散发着浓郁的商业气息。这里,已不仅是百姓生活的场所,更是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舞台。

从钟鼓楼向南,来到即将修缮提升的北中轴线区域,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完成修缮后,两侧建筑将恢复传统风貌,形成烘托鼓楼的特色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紧邻什刹海的地安门百货商场,上世纪50年代开始营业时共有五层,为恢复北中轴线风貌,在改造时对局部“削层、退台”,使沿街立面降低至地上两层。经过近两年的内外整修,古色古香的外观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得益彰,重现北中轴旧时胜景。

继续南行,前门外的大栅栏,是南中轴线上一条古老而著名的商业街,从15世纪明嘉靖皇帝修筑外城召百姓居住、召商人居货,盖起棚房店铺形成廊坊算起,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末这条全长275米、宽不足10米的街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汇聚了老百姓生活离不开的80余家著名商号,如同仁堂乐家药铺、长盛魁干果店、聚庆斋饽饽铺、天蕙斋鼻烟铺、长和厚绒线铺、张一元文记茶庄、厚德福饭庄等。这首老北京民谣或许能描述当时的盛况:“大栅栏里买卖全,绸缎烟铺和戏院,药铺针线鞋帽店,车马行人如水淹。”

民国时期的大栅栏售卖老牌国货和欧美药品,几乎应有尽有。

“花市草桥鲜鱼口,牛街马甸大羊坊。”前门大街以东还有一条全长225米的著名商街——鲜鱼口街,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这条老街曾汇聚了老北京知名老字号零售店铺、餐饮、戏院等,清末民初时光鞋帽店就有20家,是北京民俗市井商业的代表,与前门大街、大栅栏街共同构成了老北京南城的标志性传统商业街区。

2011年5月8日,鲜鱼口美食街重张开街当天游人如织。灰墙,红瓦,大大小小的金字招牌,吆喝声此起彼伏。便宜坊烤鸭店、炸糕辛、永丰莜面、烤肉季、天源酱园、力力餐厅、锅贴王和通三益等老字号林立。“得赶紧的,要不然就得排长队了。”特意从大兴赶来的“老土著”老杨身手敏捷,成了第一拨赶到天兴居吃炒肝的人。他单手捧碗,勺子都不用,就沿着碗边吸溜了一口,“嘿!地道!还得再来俩小包子!”

即便不吃,只是来逛逛,都会觉得恍惚间穿越到了过去。大街两侧是两三层灰色调的仿民国时期小楼,水纹鱼鳞状路面由黄金麻荔枝面石材铺装,低头仔细看看,铸铁的井盖上浮起“群鱼戏水”,路灯杆上高悬的鱼缸形灯罩上“游”着小鱼儿“漾”着水草……寓意着连年有余(鱼)。

如今,很多老字号店铺都成了网红打卡拍照地。在那些百年老店里,匠人们的技艺传承让人感慨。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坚持,才让古老的商业街有了不可或缺的质感,跨越历史长河,至今仍然生动鲜活,红红火火。数百年来浸润着这条街的京味儿,愈加浓厚。

图片由徐家宁、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京报历史馆

编辑:谢永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