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与北京文化 | 酒旗戏鼓 市井烟火
北京日报 | 记者 汪丹

2021-02-13 11:16 语音播报


热点

【卷首语】

北京“城”的特点,在民俗中的表现是“辨方正位”。老北京人给人指路,爱用东、西、南、北来表明方位,只因北京主要大街和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斜街很少。这种中正之感,最典型的表现便是中轴线。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上,北京、西安、洛阳、南京等古都,都有一条都城中轴线。现今,建都较晚的北京将中轴线保存得最为完整——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北延伸到钟鼓楼,向南延伸到永定门,全长7.8公里。周围的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等保留基本完好。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忽必烈兴建元大都之初,之后历代皇城都围绕着这条轴线规划设计。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建筑学家将北京中轴线视为文史瑰宝,而老北京人记忆中的中轴线除了是皇家象征外,还沾着鲜活的烟火气。

从酒旗戏鼓到敬宗法祖,从以祈农事到殿试贤良……宏伟壮丽的中轴线仿若一幅穿越千年的文化长卷,承载着北京这座古都的辉煌与风采。

人们在天桥观看耍猴儿栗子(木偶)。

纵观中轴线的民俗文化,跟声音颇有渊源。至北有钟鼓楼的暮鼓晨钟,至南有天桥的喧闹,还有那四合院的鸽哨、大栅栏的吆喝。

钟楼和鼓楼是中轴线北端的两座建筑物,彼此相距百米。鼓楼置鼓、钟楼悬钟,定更击鼓、撞钟报时,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方法。那简单而雄浑的声音曾经“主宰”着北京城的日落日出,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依时定更,依更报时,是静夜京华的一笔华彩。

清末时相距百米的钟楼与鼓楼。

鼓楼内原有24面鼓,为牛皮蒙制;钟楼内悬挂一座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清代原定的报时方法为:“定更”(戌时)及“亮更”(寅时)皆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乾隆后改为只在“定更”及“亮更”时报两次更。城中军民百姓、文武百官闻“定更”息,闻“亮更”起。

钟鼓敲击方法相同,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计一百零八声。

为何要击108下?因古人以108声代表一年。据明代郎英著《七修类稿》中所述:扣百零八声,一岁之意也。盖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正得此数。

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暮鼓晨钟之声淹没于时代的更迭中。当整个世界迈进新世纪的时候,暮鼓晨钟带着辞旧迎新的祝福,再度成为北京市民迎接传统农历新年的经典仪式,融进万家烟火。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就像摇滚歌手何勇在《钟鼓楼》里唱的,矗立在中轴线上700余年的钟鼓楼,望尽古都的沧桑变迁。歌中的“尘烟”一词甚是恰当。除了报时功能外,元、明、清时钟鼓楼之间的空地一度人气兴旺,到民国初年摊商和民间艺人云集,被民间称为“小天桥儿”。但要找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源地,还得正经说说中轴线南端的天桥地界儿。

“大金牙”的徒弟“小金牙”罗沛林在天桥拉洋片。

天桥因桥而得名。据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这座桥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故称之为天桥。后来桥址不复存在,但天桥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天子走的御道,亦成了平民的狂欢场。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清末民初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留下的诗句,描绘出了天桥的魂。

方圆二里的天桥,是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这里曾是民间艺人云集之地。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半个多世纪里,相继在天桥卖艺的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技等各界艺人众多,人才济济。前有“万人迷”“云里飞”“大金牙”等著名民间艺人,后有相声大师侯宝林、评书泰斗连阔如、曲艺表演艺术家魏喜奎、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等大家,逐渐形成了天桥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

天桥八大怪之一“云里飞”的后人白全福表演滑稽戏。

如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提起天桥,还有许多深刻的记忆:掼跤耍幡儿的宝三儿,玩杠子的“云里飞”,拉洋片的“大金牙”,说相声的焦德海,还有各式各样的北京小吃,稀奇古怪的旧货玩意儿……即使是年轻人,有的也能说出像“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这样的俗语。

天桥街头艺人在表演顶碗。

天桥摔跤极受欢迎

天桥传说故事、天桥历史事件、天桥名人艺人、天桥剧种剧目、天桥绝活等都是北京市井文化的代表,也是北京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在天桥演出

在象征着吉庆的中轴线建筑身上,也寄托着老百姓过好日子的祈愿。比如,到正阳门“走桥摸钉”就是老北京人过年的习俗之一。

明代沈榜著《宛署杂记》载:“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明清民俗活动中,门钉都带着些神秘的色彩,隐含求子、祛病的祈愿。每座城门上都有门钉,为什么一定要到正阳门来摸呢?据传是因为正阳门是北京城城楼中最高的一座,所以摸那儿的门钉最灵验。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一些古时习俗已经不再。但“摸门钉”作为祈福的寓意仍然流传至今,游客们游览中轴线时,仍会触摸这些古老的建筑,感受历史的脉搏。

从暮鼓晨钟到市井烟火,宏伟壮丽的北京中轴线仿若一幅穿越千年的文化长卷,承载着北京这座古都的辉煌与风采,守望着她的古昔与今朝。

京报历史馆

编辑:吴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