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类重点场所将试点外卖餐盒和塑料包装袋、饮料瓶单独回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曹政

2020-11-10 18:13 语音播报


热点

11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开始对《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本市将聚焦各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四类重点场所,河道、公路、铁路、背街小巷等四类重点沿线,协同推动塑料污染治理。

重点场所

据介绍,在重点场所方面,以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为契机,在本市各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四类重点场所结合各自塑料废弃物的产生特点试点开展外卖餐盒和塑料包装袋、塑料饮料瓶等塑料废弃物单独回收工作,结合垃圾分类设施设置或单独设置回收设施,探索适宜的回收模式,逐步推广复制,提高重点场所塑料废弃物的回收质量和比例。

河道及其沿线

结合本市新一轮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将治理塑料污染纳入加强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范畴,作为“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重要任务。在临近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等重点河段沿线持续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强化河道沿线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制,从源头防止塑料废弃物污染水体。

公路沿线

结合本市各区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塑料污染治理纳入治理环境秩序的范畴,重点针对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重点路段沿线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铁路沿线

完善《关于铁路沿线环境管理建立“双段长”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将全市铁路沿线护网或围墙内外的塑料污染治理作为铁路段长和地方段长的“双段长”重要工作职责,与清理堆放垃圾、白色污染等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强日常巡查与问题的协调处置,提升铁路沿线环境景观水平,消除塑料污染。

背街小巷

聚焦中心城区、新城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背街小巷,将塑料污染治理纳入“门前三包”责任制、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街巷长作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街巷长监督督促、宣传动员、协调处置职责,有效解决背街小巷塑料污染,助力整治提升街巷环境。

2023年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

记者获悉,这份计划确定的行动目标是:到2022年,本市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全面实施,充分发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示范引领作用;到2023年,全市重点行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强度大幅降低,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重点用塑单位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低塑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努力成为国际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编辑:徐慧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