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老人听力损伤后不干预 专家:做到“三早”预防耳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宏

2020-10-25 18:09 语音播报


热点

眼清为明,耳灵为聪。10月25日是重阳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里,耳鼻喉科的听力学专家提醒老年人关注听觉系统健康,留住听力,让自己度过耳聪目明的老年时代。

人到老年,听力出现一定损失属于正常现象,但并不能“放任不管”。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80%以上的老人出现听力损失后都没有积极加以干预。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王硕说,老年人对待听力损失,要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早期干预,可以延缓听觉功能退化速度,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我们每个人耳内大约有近2万个毛细胞,这些毛细胞主要负责收集外界的声音信号。”王硕说,人到老年,毛细胞数量会有所减少,这与人体的自然衰老有关。毛细胞减少后,感知声音的能力减退,就会出现不同程度老年性听力损失。采集输入到中枢听觉系统的信号减少后,“用进废退”的听觉中枢系统因为长时间“闲置”,就会出现功能退化,从而加重听觉功能退化,“听得见,听不清”是老年性听力损失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现在老年人眼花之后都知道要配一副老花镜,但听力下降之后很多人不愿意验配助听器,“能凑合就凑合”。大部分来到助听器门诊中的老年人往往病程很长,甚至有些人的病程超过10年。干预过晚的老年人,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中枢听觉系统损伤,这时再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何发现老年人的听力下降呢?日常生活中,如果老年人出现面对面交流时经常打岔,听不见,说话音量不自觉地加大,以及耳鸣、失眠等症状时,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测和治疗。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助听器成为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最主要干预手段之一。佩戴助听器能够帮助采集声音信号并进行放大,相当于帮助老年人起到了一部分损失掉毛细胞的功能。但有些老年人反映佩戴助听器后感觉不舒服。王硕说,这可能与助听器验配及使用不当有关。同样是听力下降,有些人下降以高频为主,有些人可能全频都出现听力损失,因此,要让助听器发挥更好的作用,就要到专业机构进行验配,从而针对所需的频段给予增益调整。北京同仁医院1979年开办了全国首家助听器验配门诊,今年又成立首家助听器验配中心。王硕在出门诊时,都会建议验配助听器的老年人在验配后一个月左右进行复诊。“我们戴一副新眼镜,半个小时内可能就能适应;听觉系统更加复杂,适应周期更长。”王硕建议佩戴助听器的老年人开始佩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安静环境中逐步向嘈杂环境中过度,让大脑听觉中枢慢慢适应。“同时,对助听器也要有正确的预期,再先进的助听器与原来健康耳朵相比,依然有差距,学会一些聆听技巧尤为重要。”

及早干预治疗,保留残存听力,对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中青年人也要注重保护听力,远离噪声,避免长时间或音量过大状态下使用耳机,注意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定期检测听力。


编辑:徐慧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