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发布,北京多项指标排名第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2020-10-18 15:26 语音播报


热点

10月18日上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举行《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新闻发布会。课题组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收集的2.4万余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的司法文明平均得分为70.0分(满分100分),比2018年上升0.7分。其中,浙江省总分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市在“公众诉诸司法的意识及程度”等二级指标上排名第一。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China Justice Index)是国家“2011计划”和“双一流”建设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开发的一种法治量化评估工具。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席张保生介绍,今年是中心第六次发布该报告,《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对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收集的24012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10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进行评分。

报告显示,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文明平均得分为70.0分,相比于2018年度提高了0.7分。在一级指标中,“司法公开”以75.9分得分最高,“司法腐败遏制”为66.501分,得分最低。

从全国数据来看,课题组发现,在一级指标中,“司法文化”得分倒数第三。其中,有55.5%的公众支持在公众场所举行公捕、公判大会,虽然相比于2018年,该项数据已有所下降,但张保生认为,这说明现代司法理念的宣传普及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报告中,浙江省以总分72.5分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市得分为70.9,在司法文化、法律职业化、司法公开三个一级指标得分排名前列。二级指标中,在公众诉诸司法的意识及程度、当事人享有获得辩护及代理权利、公众接受现代刑罚理念的意识及程度三个方面,北京市均排名第一。

课题组统计发现,五年间,中国司法文明指数值从2015年的64.5分上升到2019年的70分,提升5.5分,尽管存在一些起伏变化,但总体呈向上趋势。张保生认为,上述结果表明,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总体是在进步的,这与近年来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深化司法改革的背景具有同步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是在曲折变化中不断累积上升的过程。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联席主任张文显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司法文明是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司法文明评估体系则是检测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参照。报告反映出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法领域的重要改革中取得重要成效,法律职业工作者自我感知和主观评价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客观评价也逐年提升,“为全国各地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了一面可供自我对照的镜子”。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