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过来的小年轻,2年后刮目相看
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 记者 丰家卫、逸然

2020-10-16 11:59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长安街知事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1989年出生的戴渊龙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挂职之前,除了旅游,他基本没有出过北京。

2018年,密云区委组织部遴选干部赴库伦旗挂职,戴渊龙主动申请,当年7月底,他挂任库伦旗扶贫办副主任。

戴渊龙说,从大都市北京到稍微偏远的库伦旗挂职,于他而言是“学习、开眼界”。

地处燕山北部山地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段的库伦旗,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塔敏查干沙漠横贯全境,沙海无垠、沟壑纵横。

出发前,戴渊龙查资料、看视频,做过很多相关功课,但库伦旗的地理环境还是让他“大开眼界”。“在我的想象中,内蒙古处处是草原,来到这儿才发现,不仅没有草原,而且满眼是黄沙。”

戴渊龙此前在密云区社工委负责社区建设等工作。对于挂职扶贫,他自言是“外行”。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戴渊龙自上任以来不敢有一丝懈怠。

戴渊龙觉得他的最大优势是年轻,不懂就学,接受新事物快。到岗之后,他白天下乡调研,晚上回来加班学习相关扶贫文件。两年多来,他将一系列扶贫政策烂熟于心,从当地同事口中的“北京过来的小年轻”变成了业务过硬的“老人”。

由他参与编写的《库伦旗京蒙合作优惠政策》等相关文件,为当地引进帮扶项目提供了指南。

调研中,戴渊龙发现,当地贫困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限制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障碍。

“因为当地蒙古族居多,语言交流障碍让很多乡下老百姓以在家从事种养殖为主,很少外出务工挣钱。”戴渊龙说,必须结合实际,帮扶当地建设更多规模产业。

“产业兴,贫困户才能增收,我和同事们想尽一切办法引进各种项目,比如去年把山东和康源引入到库伦旗。”戴渊龙介绍,整个项目从去年开始分两期建设,其中先后投入京蒙资金470万元和2905万元,在当地多个村共建设鸭舍90栋,库伦旗政府以不低于总投资8%的比例每年向企业提取租金,用于帮扶贫困户。

此外,今年还投入京蒙资金1000万元,配套建设种鸭饲料厂,推动企业在库伦旗形成集种鸭养殖、鸭苗孵化、饲料加工、食品加工等一条龙完整产业链。

沙海里养鸭,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戴渊龙觉得只要能让当地贫困户增收,一切都值得尝试。

“当看到贫困户通过我们引进的项目脱贫增收,回想起出京挂职的初衷,我觉得这趟不虚此行。”戴渊龙说。


编辑:郭 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