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克星”抢时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逸然 通讯员 胡程利、张伟

2020-10-10 18:04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长安街知事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每周二、周四,是北京天坛医院专家马惠姿出门诊的时间,每到这时,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脑科中心都是“爆满”状态。

早在2019年,马惠姿就先后10次来到张家口参加疑难病例会诊,特别是帕金森病的会诊。2020年,她正式前往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支援,踏上医疗扶贫之旅。

大半年的时间,马惠姿以建立专业化门诊为目标,按照天坛医院的管理模式,开始面向全科逐步推广层级门诊的概念,大幅提升了诊疗效率。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工作无法继续。借助远程会诊平台,马惠姿将办公室“搬”到了手机上。远程查房、视频会诊、线上带教,200多公里外的张家口医生感受到了这位新主任的认真与负责。

4月,马惠姿带着右臂旧伤返回张家口,脑科中心神经内科的专家诊室内,患者们又见到了马主任忙碌的身影。

63岁的张女士爱唱爱跳,因为右侧肢体抖动僵硬,动作迟缓,伴嗅觉减退,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核磁共振显示有轻微脑梗死,一直按脑梗治疗,效果不佳。马惠姿认真询问病史、查体,分析辅助检查后,确诊其为帕金森病。一边给予其正规药物治疗,一边叮嘱她按时复诊。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的专业化发展是未来的方向。”马惠姿说。从神经内科的角度,目前接诊的患者中疑难病种还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基础设备与北京尚有一定差距,实现门诊专业化的难度还比较大。

“层级门诊,就是将门诊划分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及复杂疑难疾病门诊三个等级,按照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分而治之。”马惠姿解释说。

为解决医院门诊病人多、初诊患者多和优质医疗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以建立专业化门诊为目标,马惠姿按照天坛医院的管理模式,开始面向全科逐步推广层级门诊的概念。

挂职以来,马惠姿从提升专业化医生的诊疗服务能力入手,选派科内业务骨干赴北京进行神经介入方面的进修学习,为下一步高级卒中中心、帕金森中心、癫痫中心、眩晕中心等的建立进行人才储备。

“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定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她说。

为了推进学科建设,促进诊疗“同质化、规范化、专科化”,她在病房按照高级卒中中心标准,按照帕金森病的质控标准将病房病历规范化,三个病区同质化,学习治疗指南,提升病人管理水平;对科内医生展开专业化培训;针对张家口第一医院医生的现状,为医生进行专业化分工。

经过五年的合作发展,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脑科中心目前累计接诊门诊量已达12万余人次,收治住院2万余人次,其中会诊疑难病例数量、手术总量、疑难重大手术量等跃居河北省第二,已成为覆盖晋冀蒙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诊疗中心。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在今年初举行的第一医院2020迎春文艺汇演中,马惠姿第一个登台,与几位挂职的“京专家”一同演唱了歌曲《真心英雄》。马惠姿说,她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向那些京张医疗合作中的先行者致敬,也为自己这一年的帮扶工作寄托一份期许。


编辑:郭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