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老家”保卫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秦羽、蒙江

2020-10-09 20:20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长安街知事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不怕你们笑,我一个大男人哭过不止两次。有时候觉得太难了,走到阳台好好地哭一场,之后心想‘好吧,明天再想办法’……”已为人父的四川“80后”明猛之所以深夜痛哭,是因为他挑起“雅安高山蜂蜜项目执行人”这一重担。

这一切,都要从熊猫说起。130多年前,雅安下辖的宝兴县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保护区,于2006年获评世界自然遗产地。

宝兴硗碛泽根藏寨

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当地人只得靠种地和放牧为生。然而,海拔2000多米山区的环境本就脆弱,无节制地放牧更是加剧草场沙化,一场生态危机迫在眉睫。

如何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代替现有模式?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在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的支持下,自2017年起,明猛和宝兴县硗碛藏乡村民以合作社的形式,逐步摸索出一条高山养蜂的生计道路。

最初担心亏本,之后排斥新式蜂箱,还对合作社社长不满意……村民养蜂致富的道路并不平坦。作为项目执行人,明猛便长期驻扎硗碛,在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的支持下,给藏民们开讲座、讲道理,普及养蜂的方法和好处。

合作社的“照片墙”真实记录了社员们辛勤劳动的感人瞬间,其中一张妇女赤手抓蜂的照片尤其引人注目。只见她面部全是蜜蜂,却一点都不害怕,还在翻看蜂王有无归巢。妇女顶了超过半边天,在明猛看来,这是该项目一大特色。而且养蜂的同时,她们还可以做些手工艺,或者放养黄牛,进一步增加收益。

明猛与合作社社员们

项目实施以来,村民热情逐步提高。他们养殖的中华蜜蜂自百花采蜜,干净卫生,每年仅取1-2次,纯度得到保证,而且无化学污染、微量元素含量丰富。2019年蜂蜜产量约600斤,是前一年的4倍。

通过努力,合作社生产的“仁娜斯巴藏蜂蜜产品”今年已经开始专业加工罐装,并正式取得国家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编码。此外,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给了他们一些推广支持,所产生的收益对社员家庭来说很重要。

伴随村民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水平,以及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有显著提高。前些日子,蜂农们通过布置在蜂场的红外线相机惊喜地发现,连野生大熊猫都到自己的蜂场串了串门。

野生大熊猫到蜂场串门

然而,还有一只“拦路虎”横在明猛和乡亲们眼前。“前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一到销售就卡壳。做市场、对接商人,我们没有渠道,这个很尴尬。”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上次哭也是因为销售。

既然如此艰难,为何还要继续高山蜂蜜项目?明猛坦承,自己坚持做了10年社区扶贫、绿色扶贫,最大的动力就是不希望子孙后辈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那些植物、动物,“我们的家乡,需要我们自己来保护。”

他也在反思,以前一直想的是怎么样去做环保,没有考虑老百姓的需求。看到如今的项目,他才恍然大悟:在解决生计问题的同时,也能解决环保问题,这才叫真正的绿色、可持续。


编辑:郭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