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公里,2个字
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 记者 李如意、逸然

2020-09-24 15:54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长安街知事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6万公里是什么概念?环绕赤道一圈半。这也是杨连超与同事两年来扶贫路上的总里程。回顾来时的路,杨连超只提到了两个字“值得”。

2018年5月20日,作为碧桂园北京区域的扶贫干部,河北人杨连超来到崇礼开始帮扶工作。初到崇礼,没想到语言竟成了“拦路虎”,与当地村民沟通成了杨连超开展工作的第一道屏障。

“我也是一个河北人,但是不同地域口音和方言大不相同。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多下乡跟老百姓沟通,逐渐适应他们的语速和语调。慢慢地,我们就把语言这一关过了。”

下乡做什么?找到贫困户最迫切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杨连超暗自定下这样的目标。

在红旗营乡贾麻沟村有一对母女生活非常困难。女儿名叫芦美娟,她的父亲几年前生病去世,母亲温玉荣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芦美娟考上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但学费对于这样破碎的家庭来说非常昂贵。在杨连超的帮助下,芦美娟申请了碧桂园的教育扶贫助学金,每年可以得到3000元的资助。多方协助下,温玉荣被碧桂园的扶贫公益岗聘用,成为了一名村委会卫生保洁员,月收入300元,一年可收入3600元。

杨连超到温玉荣家走访

今年8月1日,碧桂园崇礼扶贫项目部还为温玉荣家送去一辆电动三轮车,方便她进城售卖自己的鸡蛋、采摘的蘑菇等农产品;同时送去50只鸡苗,提高他们家的增收能力。杨连超说:“我们的定位是做政府部门的有益补充,细微之处见真章。”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杨连超和同事谋划着如何扶持当地扶贫企业。在与地方沟通过程中,杨连超了解到当地有一家创业公司,主业是藜麦的生产加工,带贫效果好。为了让企业尽快发展壮大,杨连超为五禾农业负责人刘艳鹏提供了去清华大学参加培训的机会。刘艳鹏在培训中表现优秀,还拿到了碧桂园公司80万元的低息扶贫贷款。

杨连超对记者说,“我们将五禾农业的藜麦原粮等产品,转化成碧桂园扶贫品牌‘碧乡’的产品,帮助他们拓宽了销售渠道,从前端资金链到后端的销售渠道,我们都做了很多工作。”

2018年11月,杨连超积极推进碧乡公司与崇礼当地的扶贫龙头企业爱度亚麻籽油公司建立合作,将亚麻籽油转化成“碧乡”品牌的产品。截至目前,碧乡已采购价值近60万元的亚麻籽油,有效地扩大了亚麻籽油的销售量,从而提高了贫困户亚麻籽的收购量和劳务收入。“碧乡”也通过自身品牌效应与电商平台,将亚麻籽油售往全国各地。

疫情期间,扶贫产品滞销,杨连超和同事忙着直播带货。崇礼当地知名的扶贫产品爱度亚麻籽油和五禾农业的藜麦都成了“网红产品”。

2018年5月20日,碧桂园集团与张家口市崇礼区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两年来,累计帮助211个村286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探索推进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4+X”扶贫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回首两年扶贫历程,杨连超感言,“在崇礼,我们正探索一条可复制、可‘造血’和可持续的扶贫方式。扶贫工作对我的内心触动很大,是一种精神洗礼。”


编辑:郭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