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回北京,没人强求!”
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 记者 秦羽、逸然

2020-09-18 16:41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长安街知事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如果你觉得我们都不适合,你可以回北京,我们没有人强求让你留下来!”说这话的,是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初二学生;听这话的,是北京援藏教师队伍中最年长的老师,邹志。

放着好好的延庆区八达岭中学副校长不当,只为完成自己入藏支教的心愿,他只身踏上雪域高原教起数学,仅半年就暴瘦20斤。没成想,换来的却是一封“控诉信”——“你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不知道你的优越感从哪里来?”

很长一段时间,邹志都很消沉:难道自己52岁援藏,真的做错了吗?他深知,拉萨的这些孩子特别纯洁,对人很真诚,文明礼貌方面都特别好。无论教不教他,都会很有礼貌地问好、打招呼。只不过,下课之后,孩子们都离自己那么远,见面之后点头问声好之后扭头就走了。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邹志想通了,孩子本质不坏,可能他们就是这么认为的。而自己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老教师,必须从自身找原因。

他想到,语言交流上存在着障碍。自己之前是个急性子,说话很快。到了拉萨,还用这样的语速上课,孩子们听不懂,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这也是自己上课讲得很清楚,作业却做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学生们根本就没听清。

他想到,自己原来在北京长期分管德育,比较严肃,而且上课的时候要求严格,总是拿北京的标准对待他们。孩子挺“怕”,不敢接触。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们对老师敬而远之的时候,课是不可能上好的。

他想到,自己有点急功近利,或者说操之过急,“我想我付出了,就要有回报”。工作这么多年,自己总在想着改变孩子,实际上,却没能走进他们心里面。

邹志决定试着改变自己。课下多跟孩子们聊天,比如在饭后自由活动时间,跟一些同学聊一聊,“我来了之后你们对我有什么看法?我哪儿做的不好,或者说需要改进的?”

刚开始,大家都不说,说的最多就是“老师你太厉害了,上课我们都不敢说话了”。通过一段时间交流,孩子逐渐敞开心扉:“你说话我们都听不懂,我们肯定作业做不好。再一个,你总是那么严厉,我们也不敢找你问,只能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通过交流,邹志与孩子们的距离慢慢拉近了。比如过完周末回校,孩子们会带点牛肉干、糌粑给他。有的学生甚至经常问他周末干嘛,如果得知邹志没什么事,就说“老师你跟我去我们家吧”。

当然,因为有规定,邹志肯定不能跟孩子去。但在他看来,这起码是一种认可。从原来的敬而远之,到如今带点小吃,甚至邀请到家里做客,一路走来可以看出,不认可的时候,老师可能很难走进去。一旦走近之后,孩子们毫无保留。

邹志现在回味,是什么给了自己在天命之年仍坚持援藏的勇气?一个是最开始时有信心,再有一个正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的认可。


编辑:郭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