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在线学习服务师……新职业成了大学生择业新热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毅

2020-07-21 09:23


热点


进入 新闻调查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乡村振兴协理员、城市管理网格员、在线学习服务师……这些看起来有些新鲜的新岗位、新职业,正在成为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新热点。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近日发布9个新职业,北京市人社局等部门也发文扩大基层就业规模,目的都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记者走访了几位已经走上新岗位、实践新职业的年轻人,他们的经历,或许能给现在的应届毕业生一些启示。

乡村振兴协理员:这份工作就讲脚踏实地

通州区张家湾镇上店村,距离北京城区约40公里,看上去是一个普通的京郊农村,却在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蓝色围挡遮住的,以前是工业企业,疏解腾退后,将成为郊野公园。”刘嘉玮有些兴奋地期盼着,他说公园可能明年就能亮相。这个23岁的年轻人,就是这个村的乡村振兴协理员。

2019年,北京市首次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乡村振兴协理员,这个新岗位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为基层输送和培养青年人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从小学美术的刘嘉玮,当时刚刚从北京联合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如果按部就班,他会成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但是,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工作吸引了他。

“我虽然是郊区的,怀柔人,但是一直没在农村生活过。习总书记说,年轻人,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觉得没有比到农村工作更脚踏实地的了。”

这个工作具体做什么?从80多公里外的怀柔老家,来到上店村,刘嘉玮刚开始一脸茫然。

“这么年轻的大学生,一开始肯定要适应啊。”上店村委会主任戴亚林跟刘嘉玮父亲同岁,他很快发现了这个年轻人的用武之地,“我们岁数大,对电脑、手机这些都不太熟,正好嘉玮擅长。”

村里原先有微信群,但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渐渐成了闲聊群。在刘嘉玮的帮助下,村里上线了微信服务公众号,大事小情可以通过公众号发布。此外,刘嘉玮的美术特长,还在党建、宣传等工作上发挥作用。戴亚林拿来了几个版本的通行证,“这都是嘉玮设计的”。

在战疫期间,刘嘉玮被调到镇上,加入张家湾疫情防控转运组,从春节到现在,他都没有休息过一天。“嗨,这没什么,村里的班子,也都没有休息过,大家都一样。”

现在,疫情总体趋好,刘嘉玮又回到村里。从工业产值大村到绿色美丽新农村,上店村的变化,这个年轻人正在亲历,他说:“短短一年,很锻炼人。”

上店村再往南约17公里,是通州区于家务乡北辛店村,这里的乡村振兴协理员叫杨森,他跟刘嘉玮一样,也是首批协理员,两人在接受培训时成了好朋友。杨森说:“我们北京市同一批协理员有一个群,平时大家经常交流工作经验,都是好哥们儿。”

和好哥们儿刘嘉玮不同的是,杨森就是通州人,而且从小在农村长大,中学就读于张家湾中学。

“我小时候练短跑的,张家湾中学的200米纪录,到现在还是我的呢。”遗憾的是,因为受伤,杨森没有继续他的短跑生涯,后来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攻读智力运动,与棋牌打起了交道。如果不是考入乡村振兴协理员,他大概会是一个培训机构的围棋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农村的环境,也熟悉,觉得这个新岗位太适合自己了。”杨森说自己更懂得和村民打交道的技巧,也很快学会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领导班子平均年纪比较大,村里常住人口也是老年人居多,所以,一些新技术工作基本上都交给我了。”

跟电脑、互联网、科普、宣传、党建、报告等等相关的工作,杨森都参与。疫情期间,没有健康宝寸步难行,偏偏北辛店村距离河北很近,村民外出,有时会被错判成离京。出现这种手忙脚乱的状况,大家都知道“找杨森帮忙”。

尽管只有23岁,杨森已经是准新郎,她的准新娘是广东人,不远万里追随他,也支持他扎根基层,“她很支持我,觉得这个岗位特别踏实,接地气,对年轻人成熟起来很有帮助。”

城市管理网格员:大事小情都能精准发现

“百尚这的路有点儿不平,麻烦派人来看看。”即便是在回家途中,通州区马驹桥镇的城市管理网格员江广智,发现了道路不平整问题,也不忘给同事打电话汇报。

城市管理网格员,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城市网络化管理技术,巡查、核实、上报、处置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市容环境、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置的人员。简单说,就是城市治理中“发现”的力量。

最近,马驹桥镇正在对新招聘的203名专职网格员进行岗位培训,江广智这个工作一年的“老”网格员,就成了新人的老师。网格员具体需要做什么呢?马驹桥镇82平方公里、32个平房村、10个社区、31个小区,事无巨细,像违法停车、违章建筑、设施破损、游商摆摊等都是被“发现”的对象。仅今年6月,全镇的网格事件就有3900多起,2019年全年约有4万多起。一般情况下,网格员只负责发现和上报,然后由具体的执法部门处置,最后镇里结案并复核。

但如此多的网格事件,要想精细化管理,仅仅上报还略显不够。于是,马驹桥正在搭建全新的网格员体系,新招聘的203专职网格员便是主要力量。他们利用随身携带的终端上传数据,后台系统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对网格事件不再是发现上报这种单一功能,而能进行趋势分析和预判。

“比如镇上国风美仑小区一带经常有黑车聚集,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就发现主要聚集在早高峰,屡禁不止,为什么?”副镇长高国庆举例说,黑车屡禁不止的原因,是该小区接驳地铁站的公交班次偏少,居民出行不便。这种通过数据分析出来的网格事件,就可以指导镇上,通过寻求增加公交班次,来根治黑车问题。

未来,还有更多细致的工作,可以交给网格员完成,网格员在市民生活中的存在感还会更强。“那天,我看见人社部公布的新职业中有网格员,真是感觉很激动。以前啊,大家都说这个工作叫‘巡护’,都觉得就是个戴红袖箍的。现在不一样了,正式叫网格员了,而且也有了更高的职业追求。”高国庆说,这个新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

在线学习服务师:这班主任孩子愿意交心

一个老师,二百多个家庭。27岁的沈博昭是在线教育机构“少年得到”的班主任,比起线下学校的班主任,她要面对的孩子和家长更多。

沈博昭所做的工作就是在线学习服务师。和线下教育不同,她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在线上和电话中进行。和在线老师又不同,她不上课,主要负责与家长、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监控学习进程。

“区别确实很大,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起。”沈博昭介绍,线上教育这种新模式,让家长和学生不必奔波于教育机构之间,少了很多体力上的负担,但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时时把握。孩子坐在电脑前,听进去了吗、会不会忘、有什么长进、有没有困惑,都需要沈博昭去沟通。她这个班主任,没有正常的下课时间,微信、电话随时在线。

“我是负责四年级的语文课,这个年纪的孩子,如果家长给的压力大,会很不喜欢跟家长沟通。”有一个叫小芝的女生,写作障碍较大,且对家长压力有抵触。沈博昭就单独与小芝进行沟通,“我比较年轻嘛,可能也更有同理心”,渐渐地,俩人从师生成了朋友。小芝的作文水平见长,甚至开始喜欢写诗了,还主动分享给沈博昭鉴赏。“我不是学中文专业的,也不学教育,但是一直在做在线教育行业。”沈博昭说,这个新兴行业,人才缺口很大,在线学习服务师,虽然不教书,但是一样可以育人。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