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校长“云”合影,北理工毕业生镜头前感受“云”拨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敏

2020-07-08 16:29


热点

校长出镜、国庆技术团队加持、第一人称视角VR、不同校园场景再现......

今天上午,北京理工大学举办2020年毕业典礼,学校为不能返校的毕业生们带来了一份惊喜,北理工“智云学位授予仪式平台”小程序正式发布。北理工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出镜,由服务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和北京奥运会的北理工仿真技术团队担纲制作,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给毕业生们带来第一视角的360度全景学位“云授予”体验,毕业生镜头前就能感受“云”拨穗,聆听校长祝福。

“换脸”后的合影

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北理工大部分毕业生无法返校参加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为了最大限度弥补同学们的遗憾,北理工决定发挥在计算机虚拟仿真方面的技术优势,带来“云端”学位云授予仪式,让毕业生面对面聆听校长的嘱托,获得拨穗、握手、授予学位的直观体验,在无需自拍、无需提供照片的情况下即可获得一张与校长的毕业合影。

这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如何让毕业生在走向校长接受学位的过程中,获得全程呈现360度的“第一视角”。

真实情况下,学生走向校长接受学位,约二十米距离,需要走十步左右,并被真实环境所包围。在云端,为了使毕业生能最大限度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就需要计算机仿真系统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学习”。本次开发中,技术团队使用360度8k摄像机,以第一视角拍摄VR视频 ,为毕业生提供第一视角的方式与校长交流、授予学位的全过程体验。

在毕业合影处理方面,技术团队将每位毕业生的学籍照导入进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数据库中,替换掉模特合影中的脸,生成和校长的合影。如果对用学籍照不满意的话,每位毕业生还可以在每个场景,有5次机会手动上传本人照片,仿真系统的人脸识别技术将会对上传图片的人脸特征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毕业生本人。

往年,授予学位后,毕业生都会与校长来一张亲切的合影,为了让这张毕业合影体现最大限度的“像”,为了这简单一瞬,北理工的老师们开展了一场不简单“大作战”。学校认真搜集了2020年上半年所有毕业生的学位、学历、身高、体型等信息,而为了保护同学们的隐私并保留最大的惊喜,这7000多人次的信息,全都由相关部门逐一筛选,而毕业生的身高体型则是辅导员一一回忆填写,配合上数据库中采集的学生证件照片,最后,将这些基本数据写入每个人的界面中。

另外,为了做出“私人定制”的合影,学校根据大数据信息,选取了30余名留校的中外学生,他们身体样貌覆盖了不同的性别、身高、发型、体型,甚至是佩戴眼镜等等。另外,在样板照片采集中,学校组织这些“模特”穿着不同学位服按照学位、学科、个人特点进行排列组合,并且在3个授予地点拍摄与校长的合影,累计拍摄出细节各异的合影432张,再通过计算机算法与每位同学的基础照片进行匹配合成,实验照片累计处理超过十万次。

北理工在计算机仿真领域的研究优势位于国内前列,计算机学院数字仿真表演团队曾为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在精彩的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央视春晚等众多国家级盛典背后,都有他们先进的仿真技术提供保障。2020年,这支高水平的技术“国家队”,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发挥技术优势,为毕业生奉上了一场国家级技术保障的“学位云授予”。

“同学你好,祝贺你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我代表学校授予你学位……”进入“云授予”,北理工校长张军将面对面送上毕业祝福,并为毕业生拨穗,完成合影。

这个夏天,张军参与到学位“云授予”筹备工作中,并领衔出镜。6月份的北京,室外平均气温达到35摄氏度。张军要在三个学位授予地点,与“身着”不同学位服的全景摄像头进行互动,一遍遍地送上寄语、祝福、握手。尽管身着校长服又闷又热,但张军始终保持良好状态,5个多小时的拍摄,只为给毕业生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视频录制后,张军还要分别与30余位中外学生逐一合影,拍摄上千张,最后为合影素材库提供了432张合影照片。

毕业时刻,是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大学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课”。但在疫情之下,毕业生无法像往年一样在校参加毕业季活动,各类传统毕业思想教育方式均无法如常开展。面对挑战,北理工通过网络积极开展云端毕业活动。

在此次策划学位“云授予”的过程中,学校积极抓住融媒体技术特点,精心选择徐特立铜像、北湖和云仪式会场三个具有不同内涵的学位授予地点,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云端”送到每一名毕业生的心里。

当然,惊喜还不止于此,北理工同样承诺,本届毕业生以后可以参加学校任意一届毕业典礼。


编辑:徐慧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