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日记 | 居民的信任是我最大的收获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郝键

2020-07-07 12:45


热点

早上9点,戴上红袖箍,拿起测温枪,我又来到了熟悉的和平里街道民旺社区。

气温35摄氏度,汗水顺着口罩往下流。才戴了十几分钟,我就已经喘不上气了,脸也憋得发红。几个星期下来,我们的脸已经被晒出黑白分明的两种肤色。说不累是假的,但我们谁也没有怨言。因为这里就是我们的岗位,只能咬紧牙关挺住。

其实,从今年2月8日起,我们妇联的5人小组就下沉到了和平里街道。头一个月,我们赶上过大风、大雪,测温枪被冻得屡屡“罢工”,每次值班,腰上、肩膀上、脚底都贴着暖宝宝。为了改善值班条件,街道给我们送来了能够加热的暖手宝,大家却先想到要将测温枪放进去,保证测温的准确。4个多月、120多天,辗转青年湖社区、民旺社区的8个点位,测温、查证、登记,见证了疫情期间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许是做妇联工作培养出的职业习惯,我们在值守时会更多关注一些细节,每次来都会将值班岗亭内外打扫一遍。现在,我们不仅学会了认人——是社区居民还是生面孔;我们还学会了认证——辖区4个物业公司为不同人群发放了出入证,有8种不同的名称、颜色,我们都熟记于心。

我妈已经80多岁了,前不久因为急性胆囊炎住院做了手术,我在医院照顾了她一周。也就是在她出院的那天,我接到了恢复下沉社区的通知,我们又回到了坚守了4个月的社区。“我病得还挺是时候,没有耽误你。专心在社区值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用担心我。”妈妈打趣一般的话语,表达了对我工作的支持。

说实话,这几个月天天在社区里忙,我们自己也成了民旺社区的一份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和这里的居民成了朋友。

“来了?今天您值班呀?”

“你们什么时候下班?天气预报有雨,带伞了吗?”

居民见到我们会像朋友一样寒暄。

“快喝口水,吃饭去吧,这儿我来盯。”换班时间还没到,居民赵大姐就“抢”走了我的测温枪。赵大姐原本经营着一家美发店,疫情期间美发店停业,她就主动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列,和我们一起在出入口站岗。这一坚持就是四五个多月。提前换班、沏茶送水,赵大姐和很多居民时常记挂着我们,这份信任和支持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民旺社区是一个兼有平房、楼房的开放式社区,有2000多位居民,出入管控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牢骚在所难免,我们也就难免受些委屈。“您好,请出示一下出入证。”“出门太急忘带了。”“我就出去一会儿,不用证儿了吧。”类似的对话时常发生。几天前,一个年轻女孩进出社区没带出入证:“我就是这儿的居民,在门口买个水,要什么证儿呀!”被拦下的女孩儿越说越急,突然一下把瓶子甩在了我的头上,我的左耳瞬间就被砸红了。民警来了以后,警告她说,她的行为可能会面临拘留的处罚。可这个姑娘才24岁,比我儿子还小一岁,如果因为这件事留下拘留的记录,对她以后的人生该是多大的打击啊。作为妇联干部,我当时首先想到的是,对她应该以教育为主。最后,我们配合民警对这个姑娘进行了劝导,她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向我们道了歉。

7月1日起,和平里街道终于由中风险降为低风险,看着居民们忙碌地进出,生活井井有条,我感到很欣慰,我们的奉献就是为了大家的平安。今年正好是我入党的第20年,妈妈的支持、爱人和孩子的鼓励,让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做好一个“逆行者”。


编辑:匡峰 张雪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