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部长:去年北京重污染天只有4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楠 张蕾 叶晓彦

2020-05-25 18:19


热点

今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3位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疫情期间生产生活大幅度减少,为何还出现了重污染天气。黄润秋表示,重污染天气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十三五”以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重污染天气在我们国家的一些重点地区发生的频率和发生的强度都在大幅度的降低,黄润秋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为例,2015年重污染天气有36天,平均就是一个城市平均有一个多月是重污染天气,但是到了2019年降到了20天,减少了45%。严重污染天气在2015年京津冀地区是10天,到2019年平均只有两天,降低了80%。北京的改善程度就更高了,北京在2015年重污染天数是43天,去年北京重污染天数只有4天。

黄润秋说,从重污染天气的变化情况来看,治理的途径应该说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合理的治理效果。但是大家一定要看到,京津冀地区和其他一些重点地区也好,排放仍然偏重。“在排放偏重的情况下,我们的改善就比较脆弱。”黄润秋解释,如果遇到不良天气条件,就会影响大气的质量,重污染天还会回来。

今年1月底到2月中旬,在春节期间,连续出现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百姓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处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活动水平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也大幅度降低,为什么还有重污染天气?黄润秋解释大气环境质量取决于容量和排放两个因素,当排放远远大于容量的时候,重污染天气就可能出现了。

在春节期间,老百姓确实感觉到整个社会活动水平降低了,排放也相应降低了,但是降低的主要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部分,比如说交通出行、餐饮、建筑工地,但供暖、钢铁化工生产是刚需,还要维持生产。

经过科学测算,1月底到2月初,全社会污染物的排放降低量和正常水平相比降低了30%。那些日子京津冀地区刚好遇到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冬季高温高湿,风力很小,“上面温度比下面高,像个锅盖一样把这个地方给扣起来了,也大大压低了边界层的高度,实际上就降低了我们的环境容量,重污染天气就回来了。”

黄润秋说,这也印证了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因此,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从长远来看,要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实施重大污染减排工程,采取联防联控,做好大气污染的应急响应。黄润秋相信,重污染天气离大家会越来越远,周围的蓝天白云会越来越多。


编辑:谢永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