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前吃退烧药、隐瞒病情不报,最高可判7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莹

2020-03-09 10:21


热点

北京警方前天通报了一起意大利输入病例在登机前吃药退烧,并隐瞒发热症状未如实申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案例。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律师协会组建的疫情防控专家律师团成员、职务犯罪预防与辩护专业委员会主任石红英律师。石律师表示,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将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后果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刑7年。

非确诊或疑似病人抗拒防控措施

造成疫情传播风险也构成犯罪

北京警方3月7日通报称,2020年3月4日,廖某君、廖某海等两家一行8人自意大利乘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其中,廖某君、廖某海等4人被本市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经查,廖某君和廖某海系姐弟关系,与其家人长期在意大利经商。2月下旬以来,廖某君、廖某海相继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在登机前使用药物退烧降温。家庭成员中存在不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的情形,给同机人员造成传染风险。3月6日,顺义公安分局以廖某君等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依法开展立案侦查。

从警方通报来看,廖某君等人是在入境后才被确诊。他们隐瞒症状时并非确诊或疑似病人。那么,非确诊或疑似病人隐瞒病情为何也会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

北京市律师协会为此次疫情防控组建的专家律师团成员、职务犯罪预防与辩护专业委员会主任石红英律师告诉记者,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指的是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而构成犯罪的其中一项情形就是“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此次新冠肺炎虽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的是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因此,只要是抗拒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疫情传播危险就可能涉嫌犯罪。

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最高可判7年

“此次疫情的防控措施中包括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员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能隐瞒。”石红英律师认为,几名涉案人员的主要违法行为就在于隐瞒病情,未如实申报。

“从警方的通报来看,廖某君、廖某海在2月下旬就相继出现了发热、干咳等症状,并未如实申报;在登机前又吃药退烧,进一步隐瞒症状;其家庭成员不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这些行为都违背了国家提出的防控措施,应属于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石律师表示,几人随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这样就势必造成同机人员,以及与他们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可能被传染的风险。因此,警方对相关人员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进行立案侦查符合法律规定。

石律师介绍说,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将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后果特别严重的,将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几名涉案人员最终被认定犯罪,法院将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态度,认罪悔罪表现,行为导致的结果是否严重等综合考虑确定刑期。

确诊和疑似病人妨害疫情防控罪刑更重

“值得一提的是,确诊和疑似病人与其他人员妨害疫情防控的定罪并不相同。”石红英律师说,今年2月10日,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依法惩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病毒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疑似病人,有前面的行为,造成新冠病毒传播的。”属于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的犯罪情形,将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而对于“其他拒绝执行防疫机构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也就是说,正因为几名涉案人员回国前未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出现隐瞒病情和虚假申报的情形,才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论处。如果是已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拒绝隔离治疗措施,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将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最后,石红英律师提示公众,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如实申报既是出入境人员所承担的一项法律义务,也有利于相关部门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跨境传播。对患病人员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因此,如有身体不适、或从疫情高发地区回来的本国及外国公民,一定要严格按照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如实申报,切莫隐瞒或虚假填报。


编辑:徐慧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