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下的43公里出警路:处理一起事故要开车一个小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安然 甘南

2020-01-31 09:57


热点

“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的日常出警就越有一种特殊的含义。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故,市民们看见警察仍然还和平时一样,跑这么远出警,对大家的心理,也会有一种安定的作用。”山路蜿蜒,昌平交通支队沙河大队交警王军伟的声音从口罩下传来。这个特殊的春节里,和王军伟此时正在进行的工作一样,全市基层交通队的交警们的执法、处警一直在有序进行。从城区到山野,出警虽有快慢,但服务从未中断。

昨天上午10点,沙河交通大队天通苑警区交警王军伟急匆匆走出办公区,迎面碰上前来采访交通队节日工作的记者。“今天您二位算赶上了,坐我的车一起走吧,处理一个事故。”带齐了全套设备,戴上口罩——出发。

此次要处理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单方事故。报警人说,上班路上开车时走神,撞上了路边的砖垛,车坏了人伤了,虽然伤势轻微,但是因为车损较大,车子动不了,还是得让交警过去看看。

沙河大队天通苑警区辖区面积广大,辖区内最著名的,当然就是这片全亚洲最大一片居民小区,据记者所知,事故也多发生在小区周边道路和不远处的顺沙路上。但令记者意外的是,登上警车,王军伟设定好导航,记者抬眼一看,屏幕上明晃晃写着——目的地“慈悲峪村,距离43公里”,导航的声音传出来,预计一小时十分钟抵达。

这个出警距离确实超出了记者的预判:43公里,从木樨地沿长安街一路东行,已经到河北燕郊了。“今天这么远的出警,我们平时也很少碰到,这已经是我们管界的最边缘了,而且有很长一段是山路——好在现在车少。”王军伟说。

节日中、小事故、远距离、新型肺炎笼罩……所有的一切都没耽误警车的一路向北疾行。

据他介绍,沙河交通大队的管界大,人口多,日常需要处理的事故多,遇到雨雪天气,每天处理二三百起事故是常态,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市民们遇雪欢呼、摄影发烧友直扑故宫的时候,他们基本都提心吊胆奔波在处理事故的路上,而且往往发生事故的都是雪深路滑的地方,有时候还必须得把警车远远停在一里地、二里地之外,徒步走到现场,以免发生更多的意外。早晨上班后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也是应有之义。

春节期间的值班工作,对这里的交警们既是不能和家人过节的遗憾,也是难得的享受“一路畅通”的机会。如果是平时处警,在平原路段上的耗时肯定会远远超出导航地图此时给出的数据。

正说话间,王军伟肩下的电台里传来指挥室的布警,安四路上发生一起追尾,附近警车得过去看看。布警声刚落,记者看到,几百米外的前方,果然正是这起事故。出一次警还有“买一送一”?王军伟笑一笑,打开警灯,把车子停在追尾两车的正后方,为事故双方遮挡一下,再将两辆车上的司机乘客带到路边,问明情况,拿出快速处置的单子,告知双方需要填写的内容。由于全责一方是位独自带孩子出行的女司机,对于事故处理流程几乎一窍不通,告知工作进行得相当细致。

大约五六分钟后,随着一句“我们还得赶紧进山,还有一起事故,你们自行填写完了,就可以直接跟保险公司联系了”,警车继续上路。

虽然车上只有交警和文字、摄影记者三个人,但三人的口罩一直没摘。王军伟说,对于每天要和大量市民接触的警察而言,做好自身防护,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这个肺炎潜伏期长,没症状的时候就能传染,我们当然得小心,万一我们出问题,每天那么多接处警,接触那么多人,隐患多大啊?这时候我们虽然继续有警必出,但是也得一直保持好防护状态,市民看见我们有防护的出警,才能在处理好事故的同时,心里也有安全感。”

11时20分,蜿蜒山路的一侧出现一处村口,慈悲峪村已经到了,正待和报警人联系,警车一转弯,发现事故车就停在路侧,果然和报警电话中的描述丝毫不差:这辆速腾轿车的前脸已经严重扭曲变形,汽油在路上流淌,安全气囊弹出,幸好,司机除了脸上有一道明显擦痕之外,并无其他伤情。

事故本身非常简单,询问伤情和保险、检查驾照和行驶本、拍摄事故现场、打印单据,全套处置流程仅用不到10分钟。当事故车司机张先生从记者口中得知,这辆警车由43公里外、耗时一个多小时驶来,惊诧的表情写满了一脸。

返程路上,王军伟说,春节假期延长了,对交通民警,意味着交通疏导岗的工作可以晚几天上,其他工作还得照常开展。“现在这个时候,冲在最一线的,当然是医生和护士们,但我们其实离得也不远,他们冲锋陷阵,我们保障市民安全、安定人心。没事,这段艰难日子,肯定会很快过去!”


编辑:杨萌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