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多利润少!很多养老服务仍在赔本赚吆喝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硕

2019-12-30 10:17


热点


进入 新闻调查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8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领取高龄补贴。其中80岁以上每人每月100元,90岁以上每月500元,百岁以上每月800元。可是您知道,这些钱都花到哪里了吗?

有掌握数据的工作人员透露,其中最大的花销在老字号点心铺,其次是老字号包子铺。

“养老服务”这个词现在并不新鲜,无论是上下楼还是修脚,只要老人有需求,养老驿站等养老机构都能提供服务。然而,很多服务却都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下。

不少服务 算下来并不赚钱

行动不便的老人,有些多年无法上下楼,养老驿站能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东花市南里东区等几家诚和敬的养老驿站提供“爬楼机”的服务,也就是将一台电动的、能沿楼梯上下的“轮椅”,运到老人家门口,再由工作人员搀扶老人坐上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老人运送到楼下。这样一次服务的价格约在百元上下。

右安门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及周边驿站提供的上下楼出行服务,每次收费50元;助浴服务两个人上门服务一个小时以上,每次90元。

“好在我们辖区不算大,工作人员在路程上不会花掉太多时间。即便如此,从钱上算也肯定是赔。”翠林二里养老服务驿站站长张超男说。中心、驿站及几个站点提供老年餐服务,每天不下800份,“这个数量,也就打个平手,谈不到赚钱。”

“上门助浴”服务,也就是上门为老人洗澡。提起这项服务,京城另一所颇具规模的养老机构、金泰颐寿轩敬老院的经理张亮先生谈到,按标准,这项工作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带着必备的工具到老人家里,来回算下来一次便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还有更多的服务项目,虽然收费,其实算上政府给的“流量补贴”,利润仍低微甚至赔钱。一些项目,如老人因身体状况不好,联系驿站,专人上门为老人量量血压,一般都不收费。

节约成本 才能保证服务运转

诚和敬东花市南里东区养老驿站的站长张辉拿出了一些数据。2017年养老驿站刚刚开设的时候,她就担心老人的消费观念跟不上。当时提出上门服务等需求的老人,每个月不超过100人次;如今,每个月驿站服务的人次上涨到500次左右。粗略计算每次服务的价格平均在近百元,这些收入加上驿站内的服务,基本已经可以维持运营。

东花市南里东区的驿站还使用了志愿者“积分”制度,一些来服务的志愿者不挣钱,取而代之的是积分,积分可以换取驿站的服务。一个800平方米的驿站,常设人员不过四人,而每天来往的志愿者,既奉献爱心,也便利了自家需求,节约了人力成本。

金泰颐寿轩则会让自家的养老院顺便服务于附近的养老驿站,以节约人力成本。右安门街道设一个养老照料中心下辖四家驿站,模式也类似。

“如果单靠驿站作为提供服务的站点,无疑将会产生较大的人力成本。”张亮说:“想靠驿站本身维持运营,即便是街道免费提供场所,还是很难的。”

养老补贴 大多买了点心包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不少社区,老人们的补贴真正花在养老服务上的比例并不算大。有研究人员曾表示,社区里的点心铺、包子铺,是养老补贴花销的大户。

“政策一直在完善,今年新实行的‘失能补贴’,就更提倡去购买养老的护理服务。”张超男说,“我相信这个行业的春天越来越近了。”

而张亮认为,引导老人们具有与时俱进的消费观念,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现阶段社区居家很多服务还都依赖着政府的补贴,但无论是老人还是养老服务企业,靠着政府补贴都不是长久之计,而是一定要市场化发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花一些钱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便捷舒适”,会是越来越多老年人认可的事情。“我们现在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面对着55岁到70岁的居民,他们现在身体还好,但未来可能会需要服务,我们也是在培养这个群体的消费观念。”张超男说,“我做了五年养老工作,感觉这件事情要做好,一定要坚持下去,服务人员和老人之间需要时间互相了解彼此。”

理想的模式下,不仅养老机构要挣钱维持良性运营,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挣钱。多位受访者提到,养老工作人员身体累、收入不高,也在期待未来的转变。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