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何以入选年度新词
北京日报 | 作者 京平

2019-12-18 08:37


热点

作为“汉语盘点2019”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北京市民耳熟能详的“接诉即办”入选。解读如是表述:“接诉即办”,是指北京市为促进基层民生服务而采取的一种重要举措和创新机制,即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语言是时代生活的直接反映。“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语料来源,包括9份主流报纸,20家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转写文本,以及4个门户网站网络新闻2019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全部文本,语料规模近10亿字次,代表了中国主流媒体的关注点和语言特点。“接诉即办”脱颖而出,说明了这一词汇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并形成巨大影响。

简单四个字,却是一篇大文章。接,是义不容辞的态度和职责;诉,是老百姓的期盼与需求;即,是闻风而动的作风和理念;办,是扎扎实实的作为与担当。“接诉即办”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派单到基层,极大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为民生诉求打造了一个快捷、高效的受理和反馈平台。依托这套工作机制,在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的协同指引下,全市上下形成了把事情往快里办、往实里办、往深里办的工作“惯性”,补上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有效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治理效能。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言:原来是区里、市里出题,我们答给上级看;现在出卷人是老百姓,最后也是老百姓来阅卷。一年来,北京的“接诉即办”答卷做得怎么样,入选年度十大新词语,从一个侧面给出了答案。

一条热线能撬动如此巨大的“治理革命”,背后是对“为人民服务”时代内涵的深刻把握和生动践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接诉即办”入选,同样是百姓心声的体现。近几年,从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到强化市民热线回应督办机制,再到以“接诉即办”快速响应百姓需求,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城市治理思路,这就是,需求从下面来,力量往下面去,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基层成为治理的枢纽,成为解决大部分“七有”“五性”问题的现场。在这个过程中,北京渐渐创造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治理方案。而事实也说明,为民情怀具有直抵人心的强大力量。居民脸上的微笑、群众送出的锦旗、不断提升的满意率,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肯定,就是对城市治理者的最好褒扬。

只要真心为民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入选年度十大新词语,是对“接诉即办”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对于北京来说,“接诉即办”是一个富矿,充分用好它形成的大数据,摸出春夏秋冬、十二个月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做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从“被动接单”到“主动上菜”,体现着治理者对城市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凡事想在前头、提早一步,“脚下有泥、心里有底”,我们就一定能更多地把事情办到百姓心坎上,精准施策的基础也必将越来越坚实。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2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的《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正式对外发布,其中亮点之一,就是“接诉即办”入法。不仅是新词汇,而且是新法规,各级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闻风而动、接诉即办”,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让这四个字历久弥新。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