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查中小学教职工“吃空饷”占用编制等问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敏

2019-12-16 11:27


热点

近日,中央编办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关于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出台了有关政策意见,要求各地统筹各类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使用效益。今天上午,教育部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政策进行解读。根据意见,各地要通过各类专项改革挖潜调剂出来的事业编制资源,优先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原则上以省为单位每2年到3年调整一次,市、县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可随时调整;要严查中小学教职工“吃空饷”占用编制等问题,严禁公办学校在编教师长期到民办学校任教。

政策总要求是,要坚持总量控制,増减平衡,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按照标准及时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发展需要;要坚持优化结构,统筹调剂,综合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不同地区、城乡、学校及学段间中小学人员编制配置,提高使用效益;要坚持存量挖潜,保障需求,盘活用好现有事业编制资源,优先满足中小学教育需要;要坚持创新管理丰富供给,通过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推动中小学教育服务提供方式多样化。

各地要提高教育系统人员编制效益,稳步推进教育系统职能弱化、任务不饱和、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整合撤并,精减收回的编制资源统筹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育需要;结合城镇化进程、优质教育资源均等情况,优化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校、教学点设置,合理配置人员编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城乡区域人口流动、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和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动态调整。

在事业编制上,各地要通过各类专项改革挖潜调剂出来的事业编制资源,优先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明确要求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市县调整力度,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原则上以省为单位每2年到3年调整一次,市、县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可随时调整;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不得与中小学校混编混岗、占用教职工编制,不得长期借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帮助工作,并应从严查处中小学教职工“吃空饷”占用编制等问题,严禁公办学校在编教师长期到民办学校任教,严禁长期空编和有编不补、编外用人等。

在服务供给上,政策也提出诸多创新之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以县域或上一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统一核定教职工编制并配备人员,跨学校统筹使用教师,提高人员编制效益;推动人员合理流动,支持教师跨校兼课、跨学段任教,逐步解决不同区域、学校学段、学科之间教师结构性缺员等问题;各地应创新培养方式,积极适应新技术变革和新课改要求,打造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并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推动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要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利用高校、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中小学社会实践等课程和教学辅助力量等,继续深化后勤服务改革,逐步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比例,同时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和专业艺术人才为中小学提供体育、艺术教育服务,多方面满足中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等。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