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0年,这封情意绵绵的家书正在寻找主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曲经纬

2019-12-16 10:29


热点

“收信已几天了,拆阅后我心里十分难受,真是每逢佳日倍思亲。有时你的宝贝也确实给你的爱人我带来苦闷,因为我只要抱起我们俩的小乖乖就自然想起你。再者近来孩子嘴里不住地说:爸……爸的,因而今天在怀念我心爱的你时,方才提笔与你讲讲,解解闷……”

这是一封年代久远的家书的开头,红杠纸、蓝墨水整整有三页。20多年前,当王先生无意间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书摊上淘来的一本旧书里发现它的时候,倍感惊喜,并将它摊平放于收藏夹里保存。时至今日再次拿出这封家书,王先生读起来仍然感慨万千,年过半百,他甚至想找找这封家书的主人。

“应该是住在安徽寿县的年轻妻子写给在京工作的丈夫的。”王先生猜测道。见字如面,这封家书写得情意绵绵,妻子称呼丈夫的方式就有好几种,比如“我的爱人”“我心爱的老头子”“可亲的孩子爸爸”“我的实”等,从行文风格上可以看出夫妻恩爱,但长期两地分居,丈夫不能经常陪在妻儿身边,但妻子仍然乐观开朗,聪慧活泼,很有生活情趣。

家书中妻子穿插介绍了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的长相、体重以及健康情况,提到五一假期以及春节期间进京探望丈夫的安排,还交代了父亲调回厂里当了支部书记,家里情况都很好,让丈夫放心。

“它代表了建国以来几代人的爱情和生活方式。”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王先生感慨道,书信是那个年代主要的交流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遍布邮递员,就像现在的快递小哥一样。“那个年代书信甚至成为很多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写信带给人们倾诉的畅快,等待回信的日子虽然焦灼但是充满希望,迫不及待拆开和阅读回信带来的是无比的欣悦、教益、勇气和力量。”王先生手里拿着这封家书,陷入回忆,青年时期他也曾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也收到过来自故乡的家书。

“很遗憾,没写具体年份。”王先生边说边将三页信纸摊开放在桌上,记者看到信纸很薄,台头红字写着“寿县  公社革命委员会”,信纸很可能来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从作者频繁使用“二简字”推测,这封家书很可能写于上世纪70代末,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

仔细看,行文中确实有几个异于如今的汉字写法,比如问题的“问”字,写成“门”中间一个“T”,愉快的“愉”,右边的“俞”写成“于”。记者查询发现,这样的二简字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推行,80年代中期叫停,因此推测该家书写于此段时间前后。如果确实如此,这对夫妇现已六十多岁,文中提到的婴儿也已经四十多岁了。“不管是这对老夫妻还是他们的孩子,知道这封信的存在,想必也想拿回去珍藏起来吧!如果可能,我真想找到这家人,把信还回去!”王先生说。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