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球度假区“露天”地铁站实景图曝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2019-12-04 09:23


热点

北京市两会即将开幕,北京市政协各个专委会陆续组织委员进行集中考察,凝聚共识,知情明政,为委员更好地建言献策提供“弹药”。昨天(12月3日),由市政协城建环保委组织的今年首个集中考察来到即将开通的地铁7号线东延,委员们最关注的的问题是有着“梦开始的地方”之称的环球度假区站,在高峰时段是如何保障每小时4万人的大客流进出。

环球度假区站

地下车站完全地面化

保障高峰每小时4万客流顺畅离站

抵达容易离开难是许多大型公共场所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根据客流预测,环球主题公园开园后,晚高峰瞬时客流能达到每小时4万人次。这是什么概念呢?天通苑北交通枢纽的设计客流量也仅为每小时1.8万人次。2018年6月发布的北京地铁早高峰大数据显示,当时进站量最大的霍营也仅为1.6万人。

记者跟随市政协委员们乘坐正在空载试运行的地铁7号线东延线抵达环球度假区站,站台就开始别具匠心。环球度假区站站台明显比其他站台宽,而且通向站厅的楼梯也不是居中的,而是明显偏向一边。

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环球度假区站项目负责人崇志国告诉记者,这里的站台特意设计成16米宽,楼梯偏向到达地铁列车一侧。“以楼梯为界,到达方向宽3.5米,进京方向宽5米,考虑到瞬时客流量高峰主要集中出现在返京时段,到站的直接就出站了,所以特意加宽了进京方向的候车空间。”崇志国说。

在站厅靠近楼梯的地方抬头向上看,明显能看到从屋顶处泄下的阳光,顺着楼梯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与站台宽度相同的站厅,而是一个硕大的空间,一眼望去能够直接看到北侧的标志性建筑环球影城大酒店。

这就是环球度假区站能够保障4万大客流的终极武器:把站厅打开,让地下车站完全地面化。

环球度假区站是地铁7号线东延和八通线南延的双线平行换乘站,车站为双岛型站台车站,总长347.8米,宽61.7米。

崇志国告诉记者,环球度假区站没有像传统地铁站设置ABCD出入口的方式设计,而是采用类似高铁进站通道的方式,把站厅打开,北侧形成一个出站面,所有人的进出都是平层。

记者注意到,从地铁站台层一上来整个站厅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地面建筑,北侧一整面全是玻璃幕墙,北部的屋顶也是玻璃采光顶,非常亮堂,白天可以完全依靠自然采光,根本不用灯光照明。站厅的屋顶是设计成层叠型的,以灯带为指引,向两个出站口聚集,乘客出了站台顺着头上的灯带就能走到出口。

出了站厅的玻璃门,记者发现这里又别有洞天。其他地铁站从站厅到地面出口的高差,在这里被下沉广场“消化”掉了,下沉广场使本来位于地下的站厅完全地面化。

这里的下沉广场也不想传统下沉广场似的有高台、台阶,而是通过坡面的形式与环球度假区衔接,形成无感过渡,也解决了大客流疏散过程中的行走安全隐患问题。

崇志国还介绍说,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通行能力,开放后的环球度假区光安检口就将设置30处,而且双线平行换乘的方式额把地铁站拉长到200米,而且还将设于站厅层顶部的管线全部改走地下,整个站厅依靠8根伞状柱子支撑,给乘客一个宽敞的空间结构。

环球度假区站还是交通建筑首次引入艺术照明的事件,夜幕降临,站厅内的艺术照明以及8根伞状柱子上的双曲面像素屏,能够根据主题打造出不同的灯光效果。

除此之外,环球度假区站还是消隐于环境的地景式建筑,将中国的写意山水与西方的科幻未来赋予建筑形体空间中,是国内首个交通建筑钢结构绿化屋顶,从南侧看,一片延伸到远方的绿草茵茵让地铁站消隐在环球度假区中,而从位于地铁站北侧的环球度假区出来看,连个起伏的弧顶宛若山脉,像一幅山水写意画,指向性特别清晰,方便乘客抵达。

高楼金站

一体化开发多“挖”出1.3万平方米

公共空间商业同步建

高楼金站为什么这么大?许多路过地铁7号线东延高楼金站的市民都有这样的疑惑。记者跟随市政协委员走进高楼金站,揭开了这个谜团:同步“挖”出了1.3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

出了高楼金站站厅,通道并没有直接把乘客引向地铁站的出口,而是来到一处7000多平方米的下沉广场,而这个下沉广场还联通着1.3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二中心书记刘魁刚告诉记者,未来环球度假区客流淡季时期,部分列车将以高楼金站作为起点和终点,所以在高楼金站设置了折返线。高楼金站车站总长493米,其中车站主体结构326米,站后明挖区间及一体化开发空间长167米,宽29.9米,高13.7米,形成下沉广场和商业空间。刘魁刚解释说,高楼金站的折返线与地铁正线在一个水平空间上,按照常规的做法,折返线上方开挖的土方都将进行回填。而在高楼金站没有简单的回填,而是将折返线上方对应正线站厅层的位置留了出来,形成1.3万平方米的空间,用于商业开发。

刘魁刚介绍说,高楼金站一体化开发,充分发挥剩余空间价值,这1.3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建有4条通道与地铁相连,与7000平方米的下沉广场一起,形成公共休闲空间以及购物休闲空间,是北京市在单个地铁站一体化开发的新尝试,为城市和轨道交通增加配套服务空间,也构建了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另外,刘魁刚还介绍说,高楼金站投用后还将开通一站接驳副中心的公交接驳线,15分钟左右即可抵达副中心,城市南部居民往返副中心不用再绕行地铁6号线。

花庄站

围绕运河文化布置

未来与城际车站接驳

7号线东延花庄站是与八通线南延的换乘站。记者了解到,花庄站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规模相当于普通标准车站的2.5倍。车站设计与城市无缝衔接,近期利用连廊衔接车辆段上盖、预留远期将接驳城际车站。整个车站设计站城融合,通过下沉广场融合车站与城市空间,地面附属建筑融合车辆段上盖建筑群,形成完整的沿街立面。车站将被打造成围绕运河文化的高品质车站空间,西扩厅采用光窗+运河文化艺术墙的方式,迎接成绩旅客,站厅至站台设中庭,利用艺术墙渗透进站台空间。与城际车站接驳区将设下沉庭院,引自然光入站厅,采用滑轨式人防门,使人防区与非人防区开敞衔接。

委员建议

地铁站建设过程中多“挖”一定比例商业面积

实地考察了地铁7号线东延各个站点建设情况后,参与考察的委员们纷纷就北京市地铁建设、运营提出建议。

地铁站建设过程中多“挖”一定比例商业面积

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周正宇说,北京地铁每天客流量达到1200万,可以说是一个“地下特大城市”,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空间,给乘客增加服务。在地铁站规划建设阶段就应该注意商业一体化开发,应该允许地铁站在建设过程中向外挖一定比例的商业面积,引入一些类似便利店等不吸引地上人群下来的商业服务设施,让乘客能在进出地铁站时买买东西、吃点早饭。

周正宇说,北京市目前地下空间商业已经很发达,也充分积累了地下商业空间运营的经验,应该既是调整相关规划指标、出台地铁空间安全标准,让更多地铁站能够进行一体化商业开发。

重视地铁内公共空间的打造

市政协委员、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婕说,考察中发现7号线东延站点公共空间设计比较有特色,比如万盛东站充满传统习俗的壁画,花庄站垂吊的一片游鱼吊坠,还有部分车站也设计了艺术墙。但是目前北京市地铁站公共空间缺乏总体设计。每天上千万人次乘坐地铁,地铁站台、站厅是巨大的城市公共空间,应重视地铁内公共空间的打造,邀请专业人参与其中,使之成为展示北京市城市形象最好的舞台。

远郊线车站应增加复线助力大站快车

市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知识产权处教授级高工朱良说,在考察中发现7号线东延以及八通线南延各个车站都没有复线的身影。目前北京市大面积开工建设地铁线,在建、在设计中的地铁线路有16条线路,也基本上没有为将来开通大站快车的准备。

朱良建议,新地铁线尤其是远郊线应充分考虑大站快线需求,在车站建设过程中增加复线内容,提高地铁线尤其是远郊线的利用效率。

应一体化考虑B+R停车场

市政协委员、人资环建委副主任、北京生态环境局副局级领导周扬胜说,考察中他发现不少地铁站周边都有大量的居民区,随着地铁站的引入,势必将改变地区居民出行方式。从居民区到地铁站的短距离接驳要充分考虑,这个距离最适合自行车出行。应在地铁站一体化考虑B+R停车场的建设,也就是说为居民提供充分、方便的自行车停车场,既可以单独建设,也可以与P+R停车场结合。

同时,已经建成在用的地铁站也应统筹考虑增加B+R停车空间,助力绿色出行。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