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48万里!门头沟深山中,有条一个人的邮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09-11 13:31


热点

每天往返50里山路

服务4个村、15个投递点

累计翻山越岭48万里

坚持这份工作长达26年

......

他就是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村邮政所

唯一的投递员王怀敬

王怀敬,男,55岁,中共党员。他是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在沿河城村里的一个高坡上,有一间孤零零的平房,墙上写着“邮局”两个字,实际是个邮政所。26年来,这里只有王怀敬一个职工。

王怀敬家住门头沟城区,每周日晚上7点,他都要乘坐长途车赶到这里,准备下一周的投递工作。

完成周边4个村15个投递点、200多户村民的邮件收发工作,王怀敬靠的就是一辆自行车和两个挎包。26年来,寒来暑往,花开花落,他风雨无阻,过滩涉水,翻山越岭,用真情和付出,走好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邮路。

翻山越岭48万里

1993年,王怀敬来到沿河城西门外的邮局工作。斋堂撤乡并镇,沿河城邮政所合并到了斋堂支局。邮政所取消了,但为了这里的村民用邮,王怀敬主动要求留下来工作。

人一少,他的事就多了。为提高工作效率,他把自己那辆邮政自行车当成流动业务车,随时随地办业务。

沿河城扼守几道山口水口,古称“三岔村”,因位于火车站、向阳口、龙门口三条道路的交汇处而得名。王怀敬每天投递的15个点分布在这不同方向的三个“岔”上,路很不好走。在投递路上,遇到车链子断裂或车轮爆胎是常事,那时他付出的辛苦要比平时多几倍,这些年来,被王怀敬骑坏的自行车有十多辆。

有时,途中还会遇到危险。王怀敬说,有一次,为了避让对面来的汽车,他重重地摔倒在地,当时起来觉得没事儿,推着车继续走。到村里后,村民看到他的裤子上有血,他才知道擦破了腿。

“路上陡坡多,在邮件多、包裹重的时候,能骑就骑一阵子,不能骑就推着走。”王怀敬认真地说,“接到人家的邮件包裹,就要负责任。我是这么想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是爬也要把邮件给人家送去,不能在我手里误事。”

有人给王怀敬算过一笔账,26年下来,他每天驮着几十公斤的邮包骑行近50里,累计行程超过48万里!

为一张“喜报”多跑32里山路

当地人都说,在沿河城当乡邮员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龙门口、火车站和向阳口是三条邮路的终点。龙门口是上坡土路,连骑带推爬上半山腰的村头需要近一个小时,每次上去后,王怀敬都要歇好一会儿,喘喘气再接着走。

推着载有几十公斤重邮件包裹的自行车,沿着崎岖的“搓板”石子路,别说是盛夏,即使是寒冬,王怀敬的衣服也经常湿透。

由于路远难行,他经常带着干粮,累了饿了,就停下来在路边歇歇,拿出馒头啃一口,就着水咽下肚去。

按惯例,王怀敬每天上午投递,下午接斋堂支局的邮件,分拣完就下班。一次,在分拣邮件时,他看到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地址是向阳口,一份是龙门口。

要说第二天送也不误事,可他想,“山里娃能考上大学不容易,他们和父母一定期盼着这份通知书”。当天晚饭后,他直奔龙门口村,正在屋外纳凉的乡亲瞧见他,连忙问:“老王,怎么又来了?”

“村里出大学生了!”王怀敬扯起袖口擦一把汗,从怀里拿出一封录取通知书,开心地报喜。

当村民知道村里出了大学生时,整个村子沸腾了,考生欢呼雀跃,家长异常高兴,大家沉浸在喜悦中。

而此时,王怀敬又悄悄骑上车,朝向阳口方向走,去送另一份录取通知书。

王怀敬离开向阳口时,已是夜幕笼罩,乡亲们留他住下,他谢绝了,因为在那一个人的“邮局”,晚上他还要值班。

这一天,他多跑了32里山路。

工作内是本分,工作外是情分,分分都不能少!

当王怀敬二十六年如一日地把村民们的信件、包裹在第一时间送到他们的手里时,他不但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而且他还收获了村民们的真诚信任。

天长日久,王怀敬和村民们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大家有事,都愿意找他帮忙,王怀敬也从不拒绝。

有的村子老人们出行不便,药品、种子、生活用品等一时买不着,就托他代买。王怀敬每回都悉心办好交到村民手上,有时他也买不着,就再托人买。

一传十,十传百。找王怀敬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从不嫌烦。

他不仅为村民买过急用的生活用品,还帮村民的女儿捎过给留守母亲的孝顺钱。

一次,在火车站建筑工地打工的小伙子们发了工资想寄回家,往返斋堂支局要16里路,还得耽误半天工。他们看每天送信的王怀敬热情实在,就跟他商量能不能代办。

王怀敬爽快地说:“没问题,拉个清单给我,你们踏实上班吧。”大伙儿把近6万元工资和一张明细单交给他。

王怀敬带着50多名农民工的血汗钱连同沉甸甸的信任,赶回斋堂支局,逐一算好邮资开具汇款单,当天又把50多份回执单送回农民工们的手中。

民工们拍着他的肩膀连连道谢:“兄弟,好人哪!”

回到邮政所已是晚上8点多,顾不上休息,王怀敬还要整理好第二天需要投递的信件,在忙完所有事情后,他才开始起火做饭。

记者问他,本职工作就很辛苦,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儿?

王怀敬回答:“人家找咱帮忙,是信得过咱邮政人。工作之内是本分,工作之外是情分,分分都不能少!”

村里的大爷大妈也记着王怀敬这份情,投递点没人时,他们就争着接下王怀敬送来的邮件挨家挨户送;遇着“瞎信”,也帮着王怀敬打听。

26年来,王怀敬从乡亲们口中的“小王”已变成“老王”。2011年,斋堂支局领导到沿河城视察,想让王怀敬转到斋堂支局上班。

村民一听说这消息,纷纷找到斋堂支局,请求把老王留下来。王怀敬没有让乡亲们失望,他依然选择了留下。

王怀敬每到一个地方,村民都会和他打招呼,看他一路亲切的问候和爽朗的笑声,已经成了村里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怀敬那身墨绿色的工装与他那辆墨绿色的“邮车”,已经成为沿河城周边沟沟岭岭的一道独特风景。

 

来源:前线杂志


编辑:姜晶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