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不容恶搞,双桨岂能乱“荡”|争鸣
2021-09-07 10: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有那么一些音乐人,自身创造力严重缺乏,却乐于改编经典,将无聊当有趣,拿肉麻当幽默,或是哗众取宠,或是唯利是图,他们视著作权法于无物,更置原作者利益于不顾,将经典音乐作品看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甚至将黑手伸向本就屈指可数的经典儿童歌曲。

最近偶然听到DJ版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荡”字不停地重复的时候,差点以为是家里的音响坏了。如果是播放的磁带或唱片,一定会以为是卡带了或是跳针了,确定音响没问题后,头脑里立刻闪过两个字——恶搞!有些恶搞,我们能一笑置之,但这次的恶搞,真的是无下限、无底线了。

长期以来,我国的儿童歌曲创作因为收益小、传播难等原因,鲜有高质量的作品问世,流传下来的经典也就是《歌声与微笑》《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这么几首数得过来的歌曲,它们是留给孩子们的宝贵音乐财富,让它们原汁原味地流传下去,不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义务,也是所有音乐人的责任。现在,一些不良音乐人,为了流量,为了金钱,开始胡乱糟蹋经典,整首歌里出现数十次“荡”,我想请问改编者:意义何在?比原歌好听吗?是要把小船荡翻吗?还有那些配上了不雅动作的抖音小视频,一个“荡”字,就让你们产生了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于这首歌,有必要再普及一下创作背景,《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上映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为了体验生活,剧组来到了北京北海公园划船,刘炽在与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在湖中小岛的一块大石头上完成了旋律创作。当时就唱给孩子们听,获得了孩子们的高度认可:“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这首歌的歌词,曾经引发一些讨论,有人认为“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这一句的潜台词是做功课不快乐。这完全属于无中生有,那个年代,上学是一件幸福的事,也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而且这一句歌词蕴含了一张一弛的大道理,却被好事者误读了。还有人觉得歌曲旋律是小调式,有忧伤的成分,显然也是曲解,无论歌词内容还是旋律特点,这就是一首优美抒情中含着欢快活泼的歌曲。

但是,经此一恶搞,还没有正式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孩子们,已经被那个魔性的“荡”字洗脑了。我敢肯定,音乐课唱到这首歌时,孩子们一定异常开心、异常卖力地“荡”,音乐老师可能要花数倍的力气才能把这个“荡”字纠正过来,恢复课堂秩序就要双倍的时间。对此,笔者毫不夸张,在我的课堂上,曾经出现孩子唱到“绿”字就狂笑的场面,一些恶俗的东西总是能先期抵达孩子的心灵,让教育备受困扰。我也曾专门写过文章《“绿色歌曲”怎么就被想歪了?》发表于《音乐周报》,有人认为小题大做了,但儿童纯良的品质不应该从小培养吗?那些恶俗的念头不应该从小纠正吗?教育有时候一味强调让孩子快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殊不知有些快乐是廉价的甚至是有毒的,精神鸦片比毒品还可怕。

辅导机构“作业帮”曾有一则广告:“帮,帮帮,网校上作业帮,帮,帮帮,好成绩有人帮……”,用的是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旋律,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恶搞。这则广告满天飞的时候,我正在教学生用竖笛吹《G大调弦乐小夜曲》,结果教室里“作业帮”的广告唱得震天响,让人哭笑不得。好在今年5月,作业帮就被处以250万元的顶格罚款,这则广告也很难再见到了。

恶搞经典的后果是什么?恶搞掩盖了经典的美好,将经典以恶俗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劣币驱逐良币,严重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大力提倡以美育人、立德树人,清华美院“眯眯眼”时装秀饱受诟病,是因为时下一些国人的审美已经走入误区,且渐行渐远,亟待修正。说严重点,恶搞经典就是一种反文化的行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深刻反省,希望有关部门及早进行整顿。

吴洪彬/文


作者:

音乐周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