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理工师生自发撰写的汽车防控建议,您收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敏

2020-02-04 20:35



自广州传来门把手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后,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汽车上可能也有隐藏的病毒。今天(2月4日),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师生自发撰写的《汽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建议》对外公布,该建议为汽车量身打造了防控措施。

建议1:部分汽车空调滤芯无法阻挡病毒

据介绍,汽车空调通风模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模式下,风机从车内吸入空气;外循环模式下,风机从车外吸入空气,两种模式下,车内空气都经空调滤芯净化。

汽车空调滤芯可过滤空气中包含的杂质,如花粉、细菌、粉尘及病毒等,为车内提供洁净空气。目前,绝大部分车辆使用的空调滤芯分为普通滤纸型滤芯、活性炭滤芯和HEPA滤芯三种。其中,大部分车型原厂配备普通滤纸型滤芯,只对较大颗粒粉尘具备过滤效果;部分车型配备活性炭滤芯,可吸附异物和甲醛,但未针对病毒专门设计;部分车型直接配备HEPA滤芯,对PM2.5颗粒的过滤效果类似N95口罩。

此外,目前我国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空调过滤技术,与传统车相同,因而后续的防护建议也相同。

北理工专家指出,目前暂未证实普通滤纸型和活性炭滤芯可有效过滤新冠病毒。此类车辆在空旷无人的道路上行驶时,车内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较低,在人员密集区域行驶时,应关闭外循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另外,HEPA空调滤芯对直径大于等于0.3微米颗粒阻拦效率99.97%,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类打喷嚏和咳嗽形成飞沫直径一般大于0.74微米,因此HEPA具备过滤新冠病毒所依附飞沫的作用。

不过,HEPA滤芯需要及时更换,否则可能丧失过滤效果,更换周期请咨询具体生产厂家。

驾乘汽车过程中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传播来源是其他乘车人员,或之前的车辆使用者。

空调滤芯作为洁净空气的防护网,须及时更换。

建议2:门把手、方向盘等处可接触传播

除了空调,新型冠状病毒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如门把手、方向盘、汽车内饰等,不同驾驶员短时间内驾驶同一辆车也有感染风险。在车内人员均佩戴口罩后,接触传播将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专家建议,当车内乘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疑似患者时,由于空间封闭,属于密切接触,病毒传播风险较大。搭载病毒的飞沫核尺寸82%集中在0.74-2.12微米,极易在车上隐藏,需要佩戴口罩,打开外循环,加强内外通风换气,并及进行全方位消毒清洁。

行车经过人员密集、通风条件较差的区域,打开车窗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建议3:乘出租车、共享车等须戴口罩

那么,乘坐不同类型的车辆,何时必须戴口罩呢?

专家分析,对于私家车,在空旷路面行驶,且车上仅有驾驶员一人时,可不戴口罩,可打开车窗;如车内有多名乘客时,须佩戴口罩,打开外循环加强通风;车辆慢速经过人口密集区域时,须佩戴口罩,关闭车窗,使用内循环。

如乘坐出租车/共享车、公交车,均应佩戴口罩,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车内物品,必要时可佩戴手套;公共车辆在岗人员应佩戴口罩,并做好每日健康监测;抵达目的地后应立即采取洗手、消毒等措施。随身携带物品如手机等也应进行消毒。

当前尚没有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猫、狗传播,但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变异能力强,如车内携带宠物/动物,建议减少通过动物产生的人际间接接触次数,还应合理通风。

建议4:开车前后均应消毒

开车前:营运车辆需定期对车辆内外进行消毒处理,专业司机需配备口罩、护目镜和手套;由公共场所返回车上,建议自备消毒剂清洁双手;同乘人员上车前同样需要进行手部清洁消毒;同乘人员有疑似症状(或身体情况不明)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保持距离,适度通风。

开车后:乘客上车隔位而坐,注意咳嗽礼仪;有感染人员(或身体情况不明人员)乘车后,应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并开窗通风,或车辆放置10天以上。密切接触者须进行14天医学隔离;离开车辆到达目的地后,须迅速洗手,并对衣物进行消毒。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下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汽车消毒位置主要有:车外包括门把手、后备箱开关和车钥匙等,车内包括座椅、安全带、方向盘、常用按钮、仪表盘、换挡杆、拉手和手刹等。车内消毒用品推荐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或75%乙醇。为避免起火危险,请将消毒剂或酒精放置在不受光热影响的区域内,如后备箱。


编辑:徐慧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