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命救援,他们是中国赴黎维和部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作者 慕振东 王婵

2020-08-08 08:25


清风北京

5279d1367ceb8a14eef979f0202c1be.jpg

超过100人死亡、约4000人受伤……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当地时间8月4日发生剧烈爆炸。8月5日,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证实,一名在黎中资企业的中国公民,在爆炸中被碎玻璃划伤,目前已接受救治。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迅速组织官兵掌握事故情况,清点物资和机械,确保接到救援命令后能立即出动。

应联合国要求,中国政府自2006年起向有“中东火药桶”之称的黎巴嫩派遣维和部队,累计派出维和官兵6100余人次。中国维和军人与其他维和军人一样,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他们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

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正值第18批、19批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进行轮换交接。此前,第18批赴黎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刚被授予联合国勋章,以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自去年5月部署到黎巴嫩任务区,第18批赴黎维和部队安全高效清排雷区超一万平方米,发现并销毁地雷1577枚,协助柬埔寨维和部队销毁地雷997枚,清排面积和排雷数量均创单批之最。同时,他们进行医疗救助8.16万余人次,实施了手术2400余台。

这样一群能吃苦、肯付出、敢奉献的蓝盔官兵,赢得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和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在黎巴嫩当地,他们被百姓称作“最可爱的东方朋友”。

2019年,维和官兵为黎巴嫩玛加迪当地一所学校进行翻新、援建。这所学校的学生,包括难民学生有670余名,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历时5个多月,维和官兵建成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还有600米的遮阳棚以及一个综合广场,并为学校翻新修理了破损的墙面和课桌。学校为了纪念他们的无私奉献,将广场命名为“中黎和平广场”。一个名叫阿里的难民学生,精心制作了一幅画作,画作上有两只白色的和平鸽,分别承载着黎巴嫩国旗和中国国旗,感谢中国维和部队为黎巴嫩当地带来的和平。

当前,在黎巴嫩执行任务的第19批中国赴黎维和部队,也是410人,由一个180人的多功能工兵分队、一个200人的建筑工兵分队和一个30人的医疗分队组成,分别以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第74集团军某旅和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所属医院为主组建,将执行人道主义扫雷、临时边界扫雷标定、工程建筑、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

赴黎不到10天,却让他们十分难忘。“这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他们记得一出机场就立即戴上钢盔,穿上防弹衣,看到荷枪实弹的战友为他们护卫,立即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

“我们军人本身就是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存。”第19批建筑工兵分队队长朱源说:“能够作为维和队员出国,是军队形象的代表队,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宣传队。也正是因为身后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让我们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在维和一线贡献我们的力量。”

今年,恰逢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出兵规模从小到大,部队类型从单一到多样,任务领域从简单到复杂,30年间,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维和人员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传递和平的信心,竖起安全的屏障,赢得当地民众和国际同行赞誉,被联合国视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使命记心中,担当扛肩上,为和平而来,扫尽世间一切黑暗……”这首《为和平而来》唱出了中国维和官兵的心声。活跃在各个任务区的他们,彰显了中国爱和平、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贡献了积极力量。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