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也有“公摊面积”?内存怎么算不妨较真儿问问
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2021-04-14 17:59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明明买的是128G的手机,为何显示只有112G的内存?日前,相声演员岳云鹏的这条困惑冲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早有相同的疑问。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消费者买不到与厂家宣称大小相符的手机,是因为系统和预装APP会占用手机的部分内存。此外,由于工业端和消费端对于1G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标称128G内存的手机而言,消费者能看到的实际容量只有119.2G。

技术领域对1G的换算过程有所折损,原本无可厚非;设备系统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也是业内常识。但这两者对用户手机空间的占用比例,应该在商家宣传中加以提示;在购买前获悉实际可用的内存数值,也是用户理应享有的知情权。从网友评论来看,认为手机内存名实不符的用户大有人在,说明业内宣传普遍没有尽到提示义务。误导了用户,自然会落下夸大宣传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换算折损和系统占用,都无法掩盖预装APP强制霸占内存的乱象。新手机中,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自带软件越来越多,留给用户使用的实际空间自然愈发吃紧。这些软件当然不乏实用性能,但商家又怎知用户是否喜欢、想不想用?不少手机被用户吐槽自带软件过多,部分手机商一边向预装APP的开发者收取费用,一边侵占本属用户的内存空间,如此成本低廉的生意实在精明,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如果不喜欢手机的自带装置,似乎删除即可,这样一来,被装置占用的空间也就自动恢复了。其实,这番处理方式,恰恰是商家加重无辜用户义务的典型过程。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商家给用户发送推销短信,用户若不想接收,还得自己回复退订。虽然回复不算费事,也不过区区一毛钱,但消费者对于此事无不反感愤怒,因为计较的不是时间精力成本,而是商家为何能堂而皇之地侵犯自己的权益。

有人把手机用户的内存损失,比作住房“公摊面积”,或许这个比喻并不准确,但就算是公摊,也该有系数限制,有明文可循。当下市面上几乎所有手机的可用内存都小于标注参数,且差值在越扩越大。这说明手机内存名实不符是业内惯例,更说明手机内存标注需要规范管理。手机价格与内存息息相关,不成文的规则不一定就是不可改变的规则,优化消费环境,需要更多较真儿的消费者。


编辑:殷呈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