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等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往来信札入藏国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冕 邓伟

2019-12-26 16:10


热点

半个多世纪前,一组往来京港两地的书信,记录了郑振铎等人为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回国默默付出的心血。26日,这批珍贵信札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并首次公开展出。

为了迎接它们,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举行隆重的仪式。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向捐赠方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颁发捐赠证书,并将这批信札整体划拨国图。

166页资料“铺”成国宝回流路

此次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捐赠的“郑振铎等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往来信札”,包括1952年至1958年间,文化部文物局首任局长郑振铎和“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成员之间的往来信函、电报存根等共计166页,涉及收购小组成立、文物收购原则、真伪鉴定、资金筹措等多方面内容。

如今,有些书信上的钢笔字迹已经变淡,但上面的内容依旧清晰可辨。“第一重要的是:先购董源的溪山行旅图轴。凡从日本来的东西,都应收。这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凡有被美帝垂涎欲购之可能的,也必须先收。像李唐伯夷叔齐卷等,应先收”“香港的市面不好,正是收购的大好机会。惟必须十分的机密,十分的小心慎重,以免有坏人钻空子”……字字珍重,句句用心,客观再现了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工作的动人往事。

这一封封带着温度的信,见证着历史。在他们的努力下,中秋伯远、潇湘五牛、熙载祥龙、郇斋善本、陈氏珍泉等国之重器“回家”,同时开启了流失文物回归的恢弘篇章。

珍贵信札香港“回流”

今年9月,国家文物局获悉这批珍贵信札即将在香港拍卖,遂与中国嘉德联系。拍卖公司主动作为,在尊重商业规则前提下成功竞购,并将这批信札捐赠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这些信札记载了很多重要文物的抢救过程,是党和政府重视开展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工作的重要史料。此次为保护信札不致再度流散,中国嘉德主动斥资竞购并无偿捐献给国家文物局,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抢救流散文物工作做出了表率。

为做好这批信札的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工作,国家文物局将这批信札整体划拨中国国家图书馆,与“西谛藏书”“木音信札”合璧收藏。

珍贵书信与回流文物一同展出

为了迎接新藏品,“郑振铎等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往来信札入藏纪念展”正式开展,首次向社会公开这批珍贵史料。同时,《神策军碑》(复制品)、蜀石经、圭斋文集十六卷等一批回流文物也在展厅中亮相。

刘玉珠说,当前,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与挑战。他引用了信件中的一句话当做座右铭——“这个工作,虽是麻烦,但成绩是很大的,效果是很大的。务望继续努力,不怕麻烦。为人民服务,必应全心全意地。革命工作就是麻烦的事。不遇到困难,而能立即成功的事是很少的。越有困难,越能增加考验的机会,越可增强信心也。”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26日,观众可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展厅参观,切身感受新中国抢救流散文物的精彩华章。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