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的北约为何越来越找不着北
北京日报 | 作者 孙成昊

2019-12-07 06:47


热点

近日,北约成员国领导人聚首伦敦郊外,共同纪念这一组织成立70周年。1949年成立至今,北约从一个只有12个国家加入的西方军事同盟扩张为拥有29个成员国的庞然大物。尽管白宫在特朗普访问欧洲前发表了和解意味浓烈的宣传稿,称这次峰会是“一次领导人欢庆的会议”,但多数欧洲成员国仍然对这个军事联盟的未来忧心忡忡。

一个问题引人深思:进入古稀之年的北约为何越来越“找不着北”?

北约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是来自苏联的共同威胁。苏联解体后,北约开始寻求新方向,但各国始终未能就什么是共同威胁达成新共识。而美国的战略调整,无疑成为影响其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把欧亚大陆视为战略要地,北约依然是美国联合欧洲国家最为便利的机制和抓手。奥巴马执政后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撤出欧洲”的美国开始不再关心欧洲的内外危机。欧洲忙于应对欧元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重大挑战时,美国选择袖手旁观。当利比亚、叙利亚爆发危机时,美国也没有发挥自己在北约的直接领导作用,而是试图把责任下放给法国和德国。

特朗普的走马上任,无疑对欧洲和北约造成了新的冲击。特朗普的想法很直接——北约是一个不公平的同盟机制,欧洲国家在安全上搭顺风车,却没有在经济上分担足够的军费。他2017年不愿意在北约共同防御条款上明确态度,2018年则威胁如果欧洲国家不提升北约军费,美国可能退出该组织。这些表态让欧洲国家胆战心惊。

更糟糕的是,北约的分歧不仅体现在美国和其他成员国之间,也存在于欧洲国家之间。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北约已然“脑死亡”后,以德国为首的一些欧洲国家强烈反对这一观点。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语气更为和缓,认为北约在过去70年里一直是欧洲的安全保险。在谈论北约的未来方向时,德法观点更是南辕北辙,前者希望通过改革让北约重拾成员国的信任,后者则希望推进“欧洲人的欧洲”,提出欧洲掌握维护自身安全的战略自主权。

在笔者看来,马克龙的言辞虽然令一些国家不悦,但道出了北约的“真问题”。即使德国成功地说服法国,以改革激活这一陈旧组织,大多数成员国仍面临军费分担、缺乏共同威胁认知和彼此互信较为脆弱等问题。例如,当马克龙建议北约不应视俄罗斯为对手时,波罗的海国家一定感到震惊错愕。土耳其不打招呼就在叙利亚采取行动,增加了从理论上援引北约共同防御条款的风险。一些北约成员国甚至认为,应该将土耳其排除在西方联盟之外,但对于仍将俄罗斯视为威胁的北约而言,将土耳其推向俄罗斯并非战略良策。

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当前,国际形势已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但北约似乎并不能适应变局,特朗普的催逼军费、马克龙的“脑死亡说”以及土耳其的“任性”让其在吵吵嚷嚷中迷失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北约不能及时调整,继续坚持“零和博弈”的冷战对抗思维,那么特朗普的“北约过时论”也算一针见血了。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周文丽


打开APP阅读全文